中国应开发人口红利“升级版”]
[劳动力总量仍增长 人口红利未消失]" />

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 人口红利拐点已现

作者:田俊荣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01-28 09:00:02

不该做的应对之策

勿用过度扩张投资增加需求的方式人为把经济增速拉上去

“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对此,我们必须正视趋势、坦然接受、积极应对。”蔡昉说,“应对之策,可以分为不该做的和应该做的两块。”

不该做的,就是不甘心经济减速,企图用过度扩张投资、增加需求的方式人为把经济增速拉上去。“今后,一些人或许会提出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等等。这些有驾轻就熟的手段、有实施的抓手,而且过去干得也很成功。”

“问题是,这种刻意超越潜在增长率的做法会造成产能过剩、通货膨胀、产业结构偏离比较优势、资源环境超出承受能力等严重后果。”蔡昉说,“打个比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受到他身体能力和人类身体极限制约,这种体能和人类极限相当于潜在增长率。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实际已不具备参赛的身体能力,在各种压力下硬要上场,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在这方面,日本的教训值得借鉴。”蔡昉说,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20年中,日本人口抚养比不断下降,经济也实现了年均9.2%的高速增长。当人口抚养比行至低点并在低点上持续20年左右时,日本经济增速也大幅回落至3.8%。从政府到民间都不愿看到经济减速,就动用了各种手段,货币政策始终宽松,财政政策保持扩张,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刺激方案。1990年之后,日本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人口红利消失,上述刺激性政策产生了恶果,例如造成了严重的泡沫经济,以致随后陷入了年均增长仅为0.85%的“失去的20年”(见图二)。

“日本人口抚养比的走势像‘平底锅’,我们的走势会像‘漏斗’,连平台期都没有,这意味着我们的潜在增长率可能掉得更快,我们也可能更不甘心。”蔡昉说,“潜在增长率下降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想尽办法一定要把经济增速拉到潜在增长率之上。”

该做的应对之策

潜在增长率不能超越,但可以通过改革的办法科学地加以提高

面对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应该做的,就是科学地提高潜在增长率。“潜在增长率不能超越,但可以提高。”蔡昉说,劳动力投入方面还能挖潜,比如,今后劳动力数量虽然减少了,但劳动参与率可以提高。“1.6亿进城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从而没有均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他们通常40岁左右就退休回乡了。如果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工就能干到60岁。这样一来,劳动参与率增加了,潜在增长率也能因此提高。”

生产率进步方面也有空间。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无效率的“僵尸企业”淘汰退出,有效率的企业能得到更多资源发展壮大,导致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提高。美国的研究表明,这种“创造性破坏”所带来的生产率进步,约占全部生产率进步的30%—50%。“如果能通过改革打破垄断、扶持中小企业,让企业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也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该因此调整?蔡昉认为,现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即使人们还愿意生,要“长成”劳动年龄人口也得15年或者更久,难以改变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趋势。“不过,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期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应该研究适当调整人口政策。我个人认为,目前的政策底线应当是放开二胎。”蔡昉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