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家庭幸福观转变:“门当户对”观念松动

作者:温泉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2-11-05 17:36:47

新时代中国人对于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家庭幸福”,有了全新的思考与判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么,幸福的家庭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家庭经历了各自迥异的生活磨砺后,怎样殊途同归地实现了家庭的幸福?

2012年起,北京市启动了“百家幸福家庭”评选活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北京按照“家庭和睦、身心健康、生育文明、安居乐业、乐于奉献”的标准,共评选出100家市级幸福家庭、1000家区(县)级幸福家庭、10000家街(乡镇)级幸福家庭。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对参与这次评选活动的多个典型家庭的调查采访中发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中的多个组成要素,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退漂移。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中国人的家庭幸福观念也在悄然转变。

“门当户对”观念松动

“门当户对”是中国传统婚姻家庭选择中非常根深蒂固的观念。人们认为,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婚姻才会比较幸福和稳固。然而如今,这样的观念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松动。

北京市房山区稻田村居民刘云蕾就是典型的例子。31岁的刘云蕾开了一家儿童服装店,爱人阎喜畅创办了一家种子公司,夫妻俩事业风生水起,感情融洽,是家人和邻居眼中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可就在十年前,刘云蕾和阎喜畅恋爱初期,亲戚们却纷纷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能学你姐”。因为刘云蕾是北京市本地人,阎喜畅的老家却在齐齐哈尔市农村。“找个外地的,还是农村的”,亲戚们很不看好这段爱情的前途。

刘云蕾的妈妈张培菊有不同看法。她认为准女婿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生,与女儿同在事业单位工作,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老人认准了一条:“找对象关键看人,条件没那么重要。”

2004年,刘云蕾和阎喜畅结婚时暂住娘家,一年多后夫妻俩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

地域差异确实带来了生活习惯的不同。刚开始最让刘家烦恼的是女婿的“大男子主义”,认为家务活都应当老婆干。回忆起那段时间,刘云蕾笑言:“我们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斗争。”经过三年多磨合,阎喜畅慢慢改变了。“现在他啥活儿都干”,张培菊对女婿很满意。

小家庭的和睦,离不开双方老人的开明。平常小两口吵架,张培菊总是先批评自己闺女。2009年,刘云蕾想把公婆接到北京生活,张培菊二话没说借给小两口8万元做首付,而当时她自己还住在小平房里。

阎喜畅也颇让刘家感动。刘云蕾说:“他对我父母特别尊敬。父亲节母亲节他都会给我父母买礼物,比我这个女儿做得还要好。”2004年小两口结婚后,张培菊生了一场病,为了照顾母亲,刘云蕾辞职找了个离家近的工作。为和妻子一起照顾岳母,阎喜畅也辞掉了原单位“有编制”的工作,跳槽到一家种子公司。

一年多后,由于业绩突出,阎喜畅被升为销售经理。去年,他又和同学创办了自己的种子公司,第一年就实现盈利。现在,刘云蕾和阎喜畅成了家族中的榜样,弟弟妹妹们被重新教育:“以后就找你姐夫这样的!”

“一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团团圆圆就是幸福,不要计较那么多。”张培菊说。

“我的幸福比开奔驰宝马的

不差什么”

房子、车子、票子,这些是不是家庭幸福的最重要条件?国内外的多项社会调查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家住北京昌平区百善镇泥洼村的朱美荣也不这么想。

朱美荣的家是个重组家庭。1994年2月,她带着12岁的儿子张建,嫁给了此前一直单身的李正良。在外人看来,36岁的李正良只是从河北省怀来县走出来的农民工,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可是,朱美荣的幸福生活却从此开始了。

李正良对这娘俩的好,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有什么好吃的,他都说,等张建回来吃吧。平常家务活儿,他都抢着干。平常我洗个碗,他都要试试水凉不凉。他非常节俭,舍不得给自己买好衣服,抽烟也只挑最便宜的。”朱美荣说。

按照计生政策,初婚的李正良完全可以再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可是1994年两人结婚时,家里经济条件差,朱美荣怕万一再生个儿子负担不起,两人就商量着没有再要孩子。后来,夫妻俩一起努力,攒钱盖了新房子,买了电视机、电冰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这让朱美荣觉得心里踏实。

有钱的生活,朱美荣不是没有经历过。她和前夫从小青梅竹马,前夫办厂子赚到了钱,可是感情却出轨了。朱美荣知道后,带着儿子“净身出户”。当朱美荣家的小日子越过越滋润,前夫却患脑血栓瘫痪了,后妻弃他而去。朱美荣得知后,大度地开解儿子张建:“他是你爸爸,你得孝敬他。”

最近,张建的孩子就要诞生了,一家人满怀希望地等待新生命的到来。朱美荣坐在自家炕头上,灿烂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她扬起笑脸说:“幸福就是知足。我觉得我的幸福比那些开奔驰宝马的不差什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