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民间的铺张浪费:被陋俗"绑架"的人情

作者:倪光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2-09-04 09:29:24

最近,两则新闻颇受人关注:《一周赶14场升学宴吃不起》,网友“餐爷”发帖记了一笔学酒账,说他一周就收到学酒请柬14张。为此,“餐爷”本月工资不够维持正常生活,还向父母借了1000多元。另一则新闻说的是湖北鹤峰掀起“禁酒”风暴。在这里,酒文化“浓厚”得让人惊奇:连生个猪崽都要摆酒席,实在无事也要整桌“无事酒”。当地民众不堪其扰,就连贫困户的大部分收入都用在喝人情酒上。

中国是人情社会,国人喜热闹,家里有了红白之事,都要摆酒席告知亲朋好友。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守望相助的精神。人们对这一民间习俗曾有着很深的感情。

让人纳闷的是,充满温情的“人情礼”在两则新闻里似乎变得令人生厌。这种现象在本期编辑的来信里,同样得到佐证:“变味”、“难过”、“繁琐”、“吃不消”、“铺张”……“人情礼”层层加码,“人情债”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较为普遍。过分强调繁文缛节的过程、热闹铺张的形式,大操大办已经演化为陋习。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一些家庭有了经济基础。生活好了,“面子”问题大过天,办事就要上层次。不但红白之事要送礼,老人生日、孩子满月、学子升学、工作调动、乔迁新居等都要摆下宴席吃喝一番。在陋俗和“面子”的裹挟下,很多人身不由己地上了攀比、跟风的轨道。

人情一旦被陋俗“绑架”,危害不小:

其一,加重了家庭负担。请吃、随礼,按说是件快乐的事情,但若隔三岔五收到请柬,那就是一件烦心事了:不去吧于“礼”不合,去吧礼金又不能少。这类事情一个月摊上两三次,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常会捉襟见肘。倘若遇上逢年过节,更是无力应付。实际上,超越个人承受能力的“人情礼”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反而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因为常想着要送“人情礼”或者还“人情债”,渐成了一种精神负担。

其二,浪费了社会资源。在陋习的绑架下,争面子、讲排场似乎成为遵从习俗的代名词。大操大办既浪费社会资源,又留下社会隐患。比如当下许多婚礼已成了比阔气、讲排场的舞台,日渐丰厚的嫁妆礼单,蔚为壮观的婚车队伍,极尽奢华的婚礼酒宴等,无不显露出铺张、浪费。一些家庭甚至债台高筑,为今后幸福生活埋下了隐患。

其三,侵蚀了社会风气。在有些地方,一些习俗异化成敛财方式。比如前面所提的鹤峰整酒风俗,近10年越变越荒唐。“整酒的纯利润在50%以上”,有人盖三层楼,从打地基开始就整酒,盖好一层整一次,用礼金再盖下一层。如此这般,“人情”的味道越来越淡,交易的味道越来越浓。更严重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将此作为捞钱搞关系的好机会,给搞腐败找到了堂而皇之的借口。

“不变其习,不能变法”。当下,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同时,应努力扭转大操大办造成的浪费现象,引导人们逐步形成破除陈规陋习、自觉抵制不良习俗的新风尚,不再为陈规陋俗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