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空姐案”真相比道歉更重要

作者:王传言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2-09-03 14:12:57

在“空姐被打”事件的演变中,从气势汹汹的微博爆料到最终的“握手言和”。对于受害者的空姐也表示“方大国夫妻已经登门致歉,已经处理好。”然而,事件背后的疑虑仍旧充满叵测。加之在凯迪社区也有声称为方大国同事的人对于此事件提出几点质疑,通篇的质疑围绕着方大国有没有喝酒,有没有打人,有没有军车威胁等等展开。更是将整个事件整得扑朔迷离起来。

那么,如果按照受害者的空姐所描述,公共事件中到底应不应该止于道歉便可以了事呢?从当事人看,一边是“有身份的”,一边是没有身份的。但在法治的天平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平等。至于方大国夫妇到底有没有当面致歉,受害者空姐到底是不是在受到威胁的条件下接受的“和解”,这些似乎已经不得而知,成为永久的谜团。只是在谜团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有关部门对于此类事件的反应程序和结果都没有预想中的快与好,恰恰相反,是属于姗姗来迟和三缄其口的一类。

如此反应,同样可以让人想起对于北大“奸淫门”的爆料,北大发言人在第一时间的反应是“绝无此事”,然后却成立所谓的调查组进行调查。结果是最终起诉邹恒甫。但从流程上看,“绝无此事”的反应是不是依然成为一种政府发言人的惯例了呢?在“空姐被打”事件中,众说纷纭,官方的口径处于屏蔽状态,于是,造成了网络上的谣言四起。尽管,最终受害者“接受”了道歉,但这样的道歉仍不能满足公众对于真相的挖掘,对此“中国网事”记者采访了目击者。

从采访的结果看,动手在先的是方大国或者其夫人,空姐一直没有动手并且方大国夫妇酒气很重。从此可以推断方大国同事的那个帖子的真实性。目击者的威力便在于此。那么,当贴着身份的标签进行着打人行径的时候,到底应不应该道歉便了事呢?显然不应该。既然打人了,又是喝酒之后,这便对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需要公之于众,而不是遮遮掩掩,唯有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遮掩的结果只能导致更多的质疑不断。

“空姐被打”本身已经由于公权的介入成为一场公共事件,却要以私事的方式了断,明显对于受害者本身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样的话,对于所谓的干部便没有了相应的约束,因为凡是此类事件都可以“私了”,更不能对于官员的品德构成考核指标,在没有考核指标的条件下,权力便成为信马由缰的私欲,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构成无形的威胁。 (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