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照料残疾父母承担家中大部分家务(组图)

来源:重庆晨报
2012-01-16 13:14:39

7岁女孩照料残疾父母承担家中大部分家务(组图)

趁着中午休息,陈容到山上砍柴。

7岁女孩照料残疾父母承担家中大部分家务(组图)

早上起床后,陈容和父亲准备出去干活。

因为父母残疾,坚强的她从7岁起就承担起了大部分家务,成为父母的小小顶梁柱。

她名叫陈容,2000年3月10日出生,家在武隆县浩口苗族仡佬族乡三汇村的大山里,现就读于武隆县石桥苗族土家族乡贾角小学五年级,去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五心四好”美德少年。

4年来,每次从学校放学回家,陈容都需要跑着回家,因为家中独臂的爸爸和双目失明的妈妈正等着她,她要先帮爸爸干农活,再帮妈妈洗衣服做饭,夜深人静时才能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学习。

尽管条件艰苦,陈容对家庭依然充满着热情,她没有因为自己家庭的不幸而抱怨。恰恰相反,与她相处的人都会被她的乐观自信所感染。陈容说,她要当一辈子“父亲的左手、母亲的眼睛”。

当记者问到陈容的新年愿望时,她哭着说以后想做一名记者,可以帮助像她这样的人。

1月8日上午10点,武隆县城内飘着小雨,矗立在城边的仙女山已是银装素裹。

浩口苗族仡佬族乡距离县城约半小时车程,陈容的父亲陈绍安一大早就站在公路一旁等待记者一行,见到记者时,他伸出粗糙的右手与我们握手,而左手始终放在怀中。陈绍安抬起右手,指了指公路对面的高山,半山腰处便是陈容的家。家后的大山,便是她每日拾柴、割猪草的地方。

半小时后,重庆晨报记者走到陈容的家中,刚复习完功课的她,正在院子里与伙伴玩耍。

窗户上写着“做作业”

从浩口苗族仡佬族乡相对热闹的集镇到陈容的家需要下山,然后上山到半山腰,因为不熟悉山路,我们花了半小时才走到。“马上就到了!”一路上,60岁的陈绍安安慰着我们,“陈容走这条路快得很,只要20分钟!”

陈容穿着一件蓝色的防寒服在屋前的院坝与小伙伴玩耍,见到记者到来,她乖巧地站在门前。“叔叔好!”陈容很有礼貌,头发梳理得很整齐。我们进屋后,11岁的陈容仍在屋外,似乎有点怕生。

陈绍安介绍说,他们一家人住的房屋有60多平方米。进门左侧便是灶台,一字排开放着三口大铁锅,其中两口大铁锅是给家中肥猪煮食的,另外一口是一家人一日三餐所用。陈容的母亲廖道碧和奶奶偎坐在灶台边烤火,因为停电,屋内有点暗。

进门右侧,放着一张饭桌,旁边一张沙发、一台冰箱和一个碗柜,陈容一家人白天的生活几乎都集中在这里。从右手进入,一间大房子被隔成两间,外面一间是陈容父母住的,一张床、一台电视和一个卫星接收器,这两样是这些年别人送的。

往里是陈容的卧室兼书房,窗户旁的书桌是父亲用几块木板钉成的,有点摇晃。窗户外是大山,窗户上有一层薄薄的灰,隐约写着“做作业”三个字。“早上起来就能看到。”陈容笑了笑。

要考试了,复习功课

记者到陈容家的这天是星期天,她不用上学。因为天空中下着小雨,她也用不着一大早去拾柴。

这天早上7点过,陈容起床了,这比她平时起床晚了1个小时。陈容从书桌上拿起牙膏、牙刷,到屋门口洗漱。陈容的家海拔近千米,属高寒山区,她洗漱完了,随手在屋门口抱了几根前几日拾的干柴,在灶台边生火取暖。

“晚上睡觉不冷!”陈容晚上只盖一床被子,紧靠着墙的一侧装了一块木板,上面堆放着她的衣服,“只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手脚有点冷,就生火,有时要帮父母做做饭什么的。”陈容搓了搓小手。

“今天,有客人来,早上有肉吃,是姜炒肉片和一碗豆皮。”陈容露出了微笑,“哥哥说的我都不懂,他说的外面的事情。”

“板凳高了点,坐着复习不得行。”吃过早饭,已是上午9点多了,陈容站在书桌前,书桌上放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这些课外读物。陈容拿出语文课本,她准备复习一下,因为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窃读记》是陈容复习的第一课,“窃”字旁边标注得有拼音。“我语文成绩要差点。”陈容不太担心她的数学成绩,在前不久的预考中,她的数学考了93.5分。

也许是星期天,陈容复习语文也用了半个小时,然后就打开了电视机。“她一般都是作业做完了才看的。”陈容的母亲插话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