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聚焦“涨”声下的民生期待

来源:新华网
2011-03-05 08:52:57

过去的一年,“涨”字无疑是排名最靠前的“年度热词”。从2010年7月到11月,全国物价连续5个月涨幅扩大,11月CPI的涨幅更是突破5%。

物价上涨带来的是生活成本的提高,普通百姓对物价的感受,远比CPI数字来的真切。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牵动人心的物价,投向物价高企背后的民生期待。

物价涨得快 工资收入要跟上——工资什么时候能跑赢CPI?

在2010年9月之前,很少有人认为“通胀”会成为困扰中国下半年乃至2011年经济发展的难题。然而从去年7月开始,在流动性过剩、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下,全国物价连续5个月涨幅扩大,去年全年CPI涨幅更是达到3.3%,超出了原先预定的全年3%的宏观调控目标。

一场稳物价、防通胀的攻坚战开始了:从去年10月至今,央行在三个月内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以回收流动性;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同时,国务院更是在去年11月出台16条措施稳定物价。

宏观调控频频出手,然而对普通人而言,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工资单的变化。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李恒告诉记者,虽然工资每年也在提高,但面对今年物价的全面上涨还是感觉到有点力不从心。对他而言,抵御通胀“加息”不如“加薪”来得实惠。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但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居民收入的增幅依旧相对滞后,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21.3%,GDP增长了10.3%。相比之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只有7.8%。“财政收入两大步、GDP一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的尴尬直接影响着普通人抵御物价上涨的能力,也加大了人们对提高收入的心理预期。

“工资跑不赢CPI就意味着消费水平的降低和实际收入的缩水。”蔡继明委员表示,“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的目标。这意味着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的同时,更需要加快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加大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力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