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没有他,谁来捕捉小李突破自我的演出?
从《地心引力》、《鸟人》到《荒野猎人》,连续三年拿下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无疑已经是业内的大神级人物,51岁的卢贝兹基也自认是“世界上最幸运的摄影师”。作为“墨西哥帮”的杰出代表,他于1964年生于墨西哥城的一个俄罗斯裔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演员,他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参与墨西哥影视作品的制作,直到1993年凭借独立电影《二十美元》打入美国。
如今人们对他与亚利桑德罗·伊纳里图一同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导演奖的合作津津乐道,实际上他们的合作时间并不长,在2007年戛纳电影节纪念短片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中,他们首次合作拍摄了其中一部短片,2010年二人还合作过一个电视广告,而《鸟人》才是他们第一次正式合作拍摄电影长片。在此之前,卢贝兹基的合作名单中最著名的是墨西哥导演艾方索·卡隆与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力克,而他的摄影风格在他们的电影中都有过充分的展现。
卡隆与卢贝兹基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同学,他们的合作作品包括《你妈妈也一样》、《人类之子》和《地心引力》等,如果你还记得《人类之子》中那些令人惊讶的长镜头,那《鸟人》中巧妙的伪一镜到底就不足为奇了。他还与泰伦斯·马力克合作过《新世界》、《生命之树》、《通往仙境》等片,片中所醉心表现的自然光的复杂层次让人印象极为深刻,此外运用大量广角镜头拍摄自然风光以及演员们移动的方式,也都在《荒野猎人》中再次见到。如果要归纳卢贝兹基的“摄影四宝”,就是长镜头、超广角、手持摄影、自然光,《荒野猎人》则像这些摄影技巧一次集中融合体现。
然而这次最大的困难或许并不在于技巧,而是严酷的环境。影片在加拿大的森林中拍摄,剧组每天必须要开车数小时才能抵达取景的场地,卢贝兹基曾表示,由于场地太过深入山区,如此大成本制作的电影却只能采小编制进行拍摄,而且他们还必须忍耐在零下气温的工作,不仅人容易生病,连各种摄影器材有时会被冻坏。在拍摄过程中,他也为了某些镜头要在冰冷的河水里带上几小时,所以小李受的苦,他也没少受,镜头能捕捉到小李再次突破自我的演出,他的功绩必不可少。
当然,三次获奖也让他成为了摄影界的明星,很少有摄影师走在街上会被人认出并索要签名,甚至有啤酒公司找他拍摄了广告(不是担任摄影,是在镜头前代言!)。插句题外话,在奥斯卡颁奖之前,所有人都在心疼小李并为他打气,有没有人想过在最佳摄影这一项上,卢贝兹基的对手罗杰·狄金斯13次提名而不中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导演:什么样龟毛的导演把小李逼成了这样
最后要说的,自然是名字超长的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分解一下,这名字的三个部分分别是他的名、父姓和母姓)。伊比利亚美洲大学传播学毕业的他,早期做过电台导演,上世纪90年代在墨西哥创立了一家电影公司,开始担任短片和广告的编剧、制作人与导演,在最后转往电影导演之前,伊纳里图还花了3年在波兰剧场导演路德维克·马古利斯门下学习。
1999年,伊纳里图执导了第一部电影《爱情是狗娘》,于次年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并赢得影评人周单元大奖,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由于此片颇受好评,他在2003年受邀前往美国执导《21克》,2006年又与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合作《巴别塔》,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更一举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这三部电影也合称为他的“死亡三部曲”。2010年他拍摄西语片《美错》再度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直到2015年,终于以黑色喜剧《鸟人》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大奖。
除了他自己拿奖,不少演员也都在他的电影中表现出色获提名获获奖,《21克》中西恩·潘获得了威尼斯影帝,娜奥米·沃茨和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分别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通天塔》中艾德里安娜·巴拉扎、菊地凛子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美错》让哈维尔·巴登获得戛纳影帝并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鸟人》让多年事业停滞的迈克尔·基顿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帝提名,爱德华·诺顿和艾玛·斯通也分获最佳男女配角提名;不过,小李才是第一个真正凭借出演其电影拿到奥斯卡影帝的演员。
伊纳里图作为导演的本事已经有两座奥斯卡奖证明,但小李合作过的名导那么多,最后凭他的电影拿到奥斯卡呢?在拍摄《荒野猎人》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关于他那些近乎龟毛的坚持的传闻——长镜头的拍摄方式,在寒冷的冬日捕捉自然光,需要花费多少成本及精力?然而伊纳里图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坚持,拍摄期间,不仅传出剧组怨声载道,制作过程的屡屡不顺和延迟,拍摄的延迟还迫使汤姆·哈迪退出了《自杀小队》,甚至传出过哈迪在片场揍了伊纳里图一拳的传闻,当然这事被当事人否认。
如果说小李只用专注于表演,导演所要面临的是整个剧组的困难,不仅要在冰天雪地的天气下拍摄影片,还要预防大批剧组人员集体感冒生病,更要控制好已经失控的预算。这还不够,拍摄后期突然天气变化导致雪量不够,让剧组不得不暂停拍摄,拉大队到阿根廷补拍,如果不是如之前所说有土豪米尔坎大手笔拨款,影片很有可能还在烂尾中呢。
然而厉害的是,尽管承认一路有遇到了很多没有预料到的困难,却没有影响到他创作上的坚持,伊纳里图以攀岩作为比喻形容拍电影:“一旦确立了一部电影的影像风格语言,你就没有回头路了,要就必须继续往上爬,不然你就会死掉……所以这部电影拍完我自己感觉很惊喜也很惊讶,我们活下来了,但我永远都不可能再做一次,因为我虽然是个疯子,不过我不是笨蛋,虽然只是一生一次的经验,但这样就好了。”也许正是在同样的意念驱动下,促使小李拿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志,最终完成了这次演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