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颖委员:“十三五”应加快铀资源突破 确保核工业“粮食安全”

作者:余晓洁 鲍晓菁 来源:新华社
2016-03-12 22:02:46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余晓洁 鲍晓菁)“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我国将开建一批沿海新的核电项目。此外,扩大天然铀储备规模。

  “我国核电发展正迎来‘黄金机遇期’。到2020年,我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不足3000万千瓦增至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与此同时,践行核电‘走出去’战略,我国将在海外出口建设一批核电机组。”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1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核工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天然铀是战略资源和能源资源。面对国防建设和核能发展的重大需求,我国铀资源够用吗?“十二五”期间我国完成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初步摸清“家底”:预测全国铀矿资源总量210多万吨。但目前铀资源还在进口。

  “铀被称为核工业的‘粮食’。发展核工业,首先要抓铀矿资源勘查,加快铀资源突破。在前期资源勘探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在新疆伊犁、鄂尔多斯北部以及松辽盆地南部建设3个千吨级铀矿大基地。”李子颖说,未来5年或更长的一个时期,铀资源勘查重点是:寻找北部沉积盆地中具有规模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砂岩型铀矿;南部热液型铀矿向老矿田深部和外围突破。

  如果把500米以浅称为找铀矿的第一空间,那么500米至1500米为第二空间。我国铀矿勘查的深度直到本世纪初大部分在500米以浅。

  2013年,李子颖团队在江西相山将铀矿的科学深钻伸到地下2818米,刷新了此前1200多米的纪录,发现了铀-铅锌铜多金属矿化,标志着我国铀矿勘查进入更深更广的新阶段。

  “新一轮铀矿找矿着眼于找大矿、找富矿、找经济效益好的矿。但这些首先基于成矿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李子颖说,只有以新的成矿理论、新思路做指导,并加大工程勘查的投入,才能有新的铀资源的更大突破。

  本世纪以来的找矿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先后突破落实了伊犁、吐哈、二连、鄂尔多斯、松辽和巴音戈壁6个万吨10万吨级铀矿资源勘查基地。南方相山、诸广山、苗儿山等老矿田深部和外围铀矿勘查也取得重要进展。

  由于铀的不稳定性和变价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自然界没有金属铀。2015年,李子颖团队率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采用光电能谱方法,发现沥青铀矿中铀不仅有四价和六价形式,还以金属铀(零价)形式存在。

  这一全球首次发现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参加全国两会,李子颖带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铀矿勘查工作两条建议:加大铀矿勘查投入,将每年铀矿勘查钻探工作量增加到不低于100万米/年,满足国家对铀矿资源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划定铀资源规划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