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6本书”(五洲茶亭)

来源:人民日报
2016-02-21 03:04:45

  读报看到一个故事:英国女作家摩根女士说,要读多少书才能抚平心头强烈的求知欲?她的答案是她要读遍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书籍——一本小说、一部传记或是一册短篇故事集,大约196本书。2011年底,她注册了个人网站“一年阅读整个世界”,以一种极为谦逊的姿态发出邀请,把空白留给了万能的网友。很快,很多作家、译者无私地提供了市面上买不到或还未面世的作品英文本。她搜罗着、阅读着,收获了故事、知识、美丽表述之外更多的东西。

  如果说,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加强修养、提升素质的话,那么,一个人读书则万万不可囿于一时一地,须倡导博古诵今、披中揽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尤其面对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将世界各国簇拥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当下,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忽略阅读本国以外的书籍。不读国外的书籍,找不到本国的位置,我们的知识是有缺陷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片面的,而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深度介入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了解世界,我们才能找到“我们是谁”“我们未来要到哪里去”以及“如何到达”的最佳答案。去年《耶路撒冷三千年》一书在中国热销,中文版上如此介绍“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是整个世界的缩影”,难怪读者是那样地感兴趣而阅读热捧。

  想起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引用语出《孟子·滕文公上》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之句,透彻而深刻地阐明了世界是多样的、文明是多彩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尽管各国文明并不齐同,却终究是平等的。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单纯从自己国家的文化立场出发,将与本国不齐同的文化一概加以排斥和否定,而应以客观之心来看待不同事物、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事实上,只有平等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并积极沟通,才有可能促进彼此尊重和信任对方,从而求同存异臻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境界。

  了解和熟知对方,包括了解和熟知对方的民族历史沿革、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心理习惯等,尽管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读书一定是最有效、最快捷、最理想的手段之一。否则,即便你有机会出国,哪怕你能待上半年以至一二年,不读书,你又能了解多少?真要了解一个国家,不妨多读些这个国家的译本,尤其是“小说、传记、短篇故事集”等人文类的,因为此类书籍总是能够因超越时空表现相类似的价值观而引发广大读者的感情共鸣。如此,当你阅读了一个国家诸多人文类作品,你便渐渐走近并走进这个国家,今后若有机会到访这个国家,零距离地感受这个国度,深入了解的效果会更好。

  其实,对于每一个读书人而言,阅读的过程分明就是“接纳或分辨那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长出的思想,让头脑更清晰,也让看待世界的视角更加广阔”的过程,更是提炼共性元素,形成易被广泛接受的认知,促进彼此贴近、共享文明成果的过程。细想一下,各自读对方国家的书多了,知识和文化积淀逐渐丰盈、深厚,夯实相互理解的基础,大家又何愁不能做到彼此尊重呢?

  不要以为,在政治沟通、经济合作、国家安全等重大议题面前,文化交流显得并不重要。其实,真正支撑上述重大议题的背后就是文化。文化就是触媒,文化的介入,就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一点即燃、一燃即亮。莫言在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的演讲中提起这样一件事:“我们在克罗地亚举办了一个文学论坛,该国总统讲到一个细节,让我非常震撼。他说在10分钟前,他跟克罗地亚北部的一个首领通了电话,双方商定停火24小时。可见,文化的某些力量是纯粹的政治对话所难以产生的。”

  中国正在积极投入世界大家庭的怀抱,世界也热切期盼中国的融入。在对外交流中,我们千万不能低估文化的作用,不能忽视对世界的了解,更不能忽视世界对中国的感知。须知,人类对知识以及由知识而产生的文明汲汲以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人包括阅读在内的了解世界的窗口被不断打开,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会更全面、更深入;而随着中国的作品不断被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地,世界对中国的感知也会更客观、更深刻,于是我们与世界各国相互间的沟通融合无疑会更加和谐顺畅。

  古往今来,记载与传承知识的工具不断发展,从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中国古代的竹简丝帛、中世纪欧洲的羊皮卷,到现代的纸质与电子版书籍、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的出现,为智慧的保存与传承、也为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大开方便之门。放弃阅读等于失去世界,放弃交流等于关闭世界之窗,而了解和认识世界、沟通和把握世界,我们不妨先从阅读“196本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