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良:要成为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楷模

作者:杨芳 陈孟 来源:人民网
2016-02-18 14:19:23

  【编者按】

  2015年,李克强总理11次到地方调研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召开25次座谈会,与各行各业的人们交流。近日,人民网记者回访了其中4名曾与总理面对面交流的代表,他们有企业家,也有创业者,有经济学者,也有曾经的棚户区居民。我们试图通过回访,以他们的视角来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体味2015年中国变革的足迹。

  今天推出第二篇《宋海良:要成为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楷模》。

  在太湖之滨,李克强邀请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登上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在黄河岸边,李克强把河南考察的首站定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在巴西瓜纳巴拉湾,李克强将一场与企业家的座谈会开在“面包山”号轮渡上,该轮渡由中国企业量身为当地制造。

  2015年,力推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成为大国总理日程表上的重中之重。“总理心中的制造业情怀、‘走出去’情怀非常浓重。”对此,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深有感触。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振华重工切切实实享受到中国装备“走出去”所带来的红利。2015年11月25日,李克强到上海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考察。在境外投资备案窗口,正在办理备案的振华重工总裁黄庆丰就告诉李克强,过去需要两周才能走完的程序如今只需两天。李克强说,这种“只备案不审批”的模式创新,是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不仅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有贸易便利化、金融制度的改革等,自贸区带来的改革开放有目共睹,”宋海良告诉人民网记者,“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促使振华重工向高端市场转型进军,向深蓝的远洋要发展要效益。”

  他举例说,过去振华重工进口配件,通过海关需要大约一周的时间,而如今通过报备只需一天的时间。“效率就是金钱!”宋海良不无感叹地说,“咱们和新加坡、日本等国的竞争力一下子就提高了!”

  如今,从越南中港沿海电厂到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振华重工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港口机械的龙头老大,产品销往全世界91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英国著名的world cargo news统计,2015年振华重工ZPMC品牌岸桥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70%以上,标志着公司在港口机械市场连续18年占据世界第一。

  最令人难忘的一幕发生在2013年3月29日,为鼓励美国民众使用“美国制造”,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的码头上发表演说。就在奥巴马演讲时,一阵风吹落了其身后起重机上悬挂的美国国旗,美方刻意遮挡的起重机上“ZPMC”及“振华”汉字标志因此得以本来面目现身演讲现场。

  在宋海良看来,正是在国际市场上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这才倒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三年来,他多次与李克强总理就中国装备如何通过“走出去”转型升级进行交流。

  2014年6月20日在希腊最大港口比港,他向前来考察的李克强介绍中方在这一“欧洲南大门”的建设情况;4个月后在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的午餐会上,他又作为唯一一个中国央企领导代表与李克强进行交流;2015年10月23日在中央党校,作为中青一班的学员,他又聆听了李克强总理开讲的“经济形势公开课”。

  “总理宽广的知识面和对具体数据的细致把握,仿佛是把全国的事都印在了心里。”宋海良惊叹道。在希腊港口,他问宋海良起重量是75吨还是85吨;说到吊具的颜色,他询问为什么把橘黄色改成了蓝色。

  在德国汉堡,当宋海良指出过去卖产品现在卖精品时,总理追问道:“为什么原来卖产品,不卖精品?”

  “因为原来造不出精品,也不用那么执着地造精品。”宋海良回答。总理又问他:“现在不造精品行吗?”

  “不行了,”宋海良说,“现在我们也有能力造精品了。”

  宋海良接着说,我们原来卖硬件,现在卖软件了;原来我们是工业2.0,现在往工业4.0转;原来我们卖看得见的设备,现在我们往系统转变。

  总理听得非常认真,并进一步询问:“你讲具体点?”

  宋海良举例,原来的码头只是卖设备,现在的港口从投资、咨询、制造到维修,所有横向一体化都做了,原来挣一个点的钱,现在挣一个链条、系统的钱。

  总理听完频频点头:“咱们就需要这个,发达国家制造业就赢在这儿。”

  事实上,总理的制造业“走出去”情怀有目共睹。2015年4月3日,李克强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会上李克强指出,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这是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形成优进优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

  “总理的这种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全球思维让人印象深刻。”宋海良指出。

  受益于这一战略,振华重工已成为世界上能设计、制造大型起重船的“三巨头”之一,自主研发的海工关键配套件也实现了向发达国家出口。

  宋海良信心满满地表示,下次再遇到总理,“振华一定会成为中国装备‘走出去’、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楷模”。 人民网记者 杨芳 陈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