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4.0时代的孤独,谁来陪伴

作者:段菁菁 来源:半月谈
2016-02-14 09:37:30

社交4.0时代的孤独,谁来陪伴

  当代社会,人们并非离群索居,却常常提及“孤独”。在未来可能进入的“独居时代”,不少人心甘情愿选择孤独,但人类的情感需求从没变过——背井离乡、情感无着、依赖科技、羡慕他人,都让孤独感愈加沉重。

  如何缓解孤独,似乎没有现成的答案,但以“情感陪护”为内容的“陪”职业正在兴起。陪抱、陪聊、陪跑……新兴的陪伴方式是否能缓解弥漫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孤独?

  社交生活4.0的“孤独”与“被孤独”

  当我们逃离“鸡犬相闻”的传统,钻进钢筋水泥的都市文明,实际上已经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孤独。

  在经历了家族时代、家庭时代、空巢时代后,社会学家预测,未来的社会将向人类社交生活的4.0版——独居时代迈进。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超过3100万人独居,超过成年人口的1/7;在瑞典斯德哥尔摩,50%的房子是一个人居住;就连自古崇尚“阖家”理念的中国如今也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

  在未来,所谓独居人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选择独居的年轻人,这正伴随我国第四次单身潮的到来而日趋增多。调查显示,我国30岁以下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强,就越有可能选择独居。此种现象,在大城市中尤为明显。

  白领姜宇捷是独居主义的拥抱者。“‘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的属性不可改变——依然有更多人愿意与亲人住在一起或与亲密的朋友住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比一个人独居要有益得多。”但姜宇捷更接受日本绘画作家高木直子在《一个人住第5年》中的论述:“如果不幸生病了的话,一定要趁还有力气时去超市储蓄粮食。这种心境很是凄凉,但是现在独居是很多人主动的选择,即使独居并不总是很快乐,但毕竟还是心甘情愿的。”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认为,“自由和新财富”正在打破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一个人生活。“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独居者通常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这象征着社会地位的上升和就业机会的改善。”

  另一类则是“被孤独者”,其中除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独居老人,也不乏年轻群体。专家分析,在当下的中国,老龄化引发生活压力加重,风险社会到来、价值多元催生选择焦虑等社会问题,这些都令一群年轻人以逃避的方式避免伤害,以漠然的行为面对现实。对于奋斗、成功、生活、未来,他们时常会出现迷惘,在迷惘中孤独,在孤独中漂泊。

  什么样的孤独需要陪伴

  第一种孤独,背井离乡、情感无着。“没有亲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每天晚上,面对陌生的城市感觉好孤独。”刚刚高职毕业的胡晓霞在杭州一家餐饮店打工,想到奋斗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幸福的定义,她总是感到迷惘,迷惘后又倍加孤独。她在自己的QQ空间写道:只有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

  第二种孤独,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你感觉如何,感觉如何/当你自成一体,无家可归/像个局外人,又好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似乎在1965年就在《像一块滚石》中唱出了双眼紧盯显示屏的我们。

  社交平台可以引来数万人关注、视频网站可以不插广告、网上购物可以24小时不打烊……互联网上的声色犬马侵占了原本应该用来工作、交谈、睡觉的时间——一个人说他关掉电脑去睡了,常常是躺在床上继续看手机。

  “众声喧嚣之中,我们却感觉越来越孤独了。”网友destiny婷说,一边挂着QQ、微信聊得火热,一边内心孤独寂寞,这大抵是目前城市青年存在的普遍状态。“甚至在现实社交中每个人都低头玩手机,话题也围绕着社交网站上正在发生的事展开。”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图克尔在《一起孤独》中写道,我们好像是一个陌生人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

  第三种孤独,羡慕别人而看轻自己。晒美食、晒旅行、晒幸福……当微信朋友圈把平淡无奇的生活转化成传奇,晒出来让围观的人感到羡慕时,心理学家称这种炫耀为“演示焦虑“。每一个人都把暗面转到背后,只在人前展现精彩和美好的一面,尤其是女性,展示与比较是她们最为看重的,包括可能令人羡慕的细节,也包括阅历和见识。

  与此同时,观看的人花在观看别人的幸福上的时间越多,就越发孤独沮丧。“人们为查看曾经的好友、配偶、同事的信息付出了心理代价。他们不该再关注这些,这种情绪有害健康。”雪莉?图克尔在《一起孤独》中说。

  第四种孤独,孤独症与抑郁症。当孤独感持续加剧,可能演化成孤独症甚至抑郁症。据了解,全世界有6700万孤独症患者,在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的孤独症病例呈现爆发式上涨趋势。在中国,2011年仅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约7万名孤独症患者,而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孤独症不是因为被身边的人冷落,而是一种病。”心理咨询师张芳说,尽管大多数孤独症被认为是遗传,但后天环境因素也要负责任。成年人的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流、交友障碍、潜意识自卑等等。张芳认为,在现实世界不如意的人很容易陷入虚拟世界之中,并形成所谓的自我满足感很好的状态。“时间久了,甚至会形成双重人格甚至人格分裂。”

  “陪”职业:孤独时代的“独到服务”

  1905年,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EdithWharton)在其发表的小说《欢乐之家》里,塑造了一个靠富有朋友施舍过活的女子形象。她陪着朋友旅行,以换取免费度假、衣服和饰品。

  尽管金钱买不到真感情是人们长久以来认定的一条真理,但伊迪丝的这种构想在100多年后成为现实——各种“陪”职业的兴起告诉我们,用金钱购买情感宣泄、心理减压的途径,也许是现代人的减压方法之一。

  “我天生就知道如何拥抱,拥抱是健康的、精神层面的、充满乐趣的。”在美国,29岁的贾姬?塞缪尔是一个专业的“拥抱师”。她与陌生人拥抱,借此支持自己的研究,顾客们为了不同的目的来找她,“一些顾客的妻子去世了,他们只想和别人在一起。一些年轻的顾客遇到了情感问题,或者只是想体验一下感情是怎么回事”。

  另一位“陪抱师”,俄勒冈州的萨曼莎?赫斯甚至研究出65种拥抱方式。为了营造气氛,她会边抱边播放英国乐手菲尔?柯林斯的歌。

  日益加剧的孤独感同时让陪人聊天的职业渐渐发展壮大。27岁的韩晨子已是专业“陪聊师”,大学学法律的她,如今主要通过微信吸引客户,聊天根据客户的不同每次收费几十元到一百元不等。

  “虽然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并不缺乏社会交往,但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使得某些人群的孤独感仍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心理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韩晨子说,陪聊服务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排解困惑、愉悦精神的一个良好途径:人在苦闷时需要倾诉,而向一个无利害关系的陌生人倾诉,更有助于痛快淋漓地宣泄,因为不必存有“言多必失”的顾虑。

  韩晨子“陪聊”的话题涉及爱情、家庭和工作,但很多人找她只聊情感。韩晨子说,将来想做个情感博物馆,把人的喜怒哀乐都放进去,自己当管理员。

  渴望动画片中哆啦A梦或者大白式的温暖而长情的专属陪伴,“陪伴机器人”也应运而生。如今,科学家正在通过语音云、语义理解、视觉情感识别等深度机器学习技术,使人工智能模仿人类的情绪。

  然而,机器人究竟能不能取代人类的陪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认为这取决于被陪伴者的需求。“在人与机器人的互动中,如果需要的只是服务,那就行;如果需要的是关系,那就不行。”

  专家认为,孤独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不要美化孤独本身的象征意义,也不能忽视衍生出孤独现象的坚硬现实。对那些自愿选择孤独进而获得更自由生活的人们,社会要做的是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度;对那些除了独居别无选择者,社会和制度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张芳强调,“陪”职业可以简单地解决情感需求,是较好的沟通方式,也是未来趋势。但情绪之间会相互影响,这需要“陪”职业的人具备更多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但愿“情感陪护”这样美好的职业,不要很快溺毙于横流的物欲之中。(记者 段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