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2日电 题:加帕尔·胡记:科研创新给了我生活最大乐趣
新华社记者于涛、宿传义
“设置铁鞋、设置手刹、设置平车手刹……防溜措施设置完毕。”在列车机舱内,操纵员仅需轻触数控屏幕,列车防溜设置情况便通过语音及时汇报到控制台。这项工作,原本要靠人工趴在车轮下,挨个检查才能完成。
这一发明,使列车防溜安检工作跨入了无线数控时代。发明者叫加帕尔·胡记,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的普通职工。
防溜是铁路轨道车在停止时重要的安全保障,如果忘记安装、撤除防溜装置,极有可能导致车辆溜逸,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
2014年,库尔勒工务段为此专门成立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在第一代装置研发中,设计初始依然采用有线传输,工程量巨大。随着加帕尔·胡记加入,研发方向开始向无线改进。无线,成为第二代装置的技术核心。
记者采访了解,加帕尔·胡记只有初中文化,但在电工技术和PLC数控编程方面有着出色才能。他从小就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童年喜欢拆装收音机、摩托车。初中毕业参加工作后,着迷于钻研电子科技。2010年,只有1200元工资的他购买了600元的PLC课程软件,开始自学数控技术。几年下来,自己购置的电子器件、工具图书、专业设备等投入已过万元。
由于研发小组里只有加帕尔·胡记懂得电路程序设计,绝大多数工作都靠他独立完成。为此,他以工作室为家,每天废寝忘食书写程序代码。
为测试无线信号传输强度,加帕尔·胡记让妻子尼沙古力·卡地尔作自己的试验助手。“我在家里拿着接收端,她在楼下拿着发射端,我们用电话沟通,试验信号的远近变化。”加帕尔·胡记说。
技术研发难免走弯路,但一次一次失败没有使他气馁,一次次以“没有失败哪有成功”自励。库尔勒工务段段长马广利介绍,加帕尔·胡记越挫越勇的科研精神,让大家备受鼓舞。
2015年4月,此套防溜报警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经加帕尔·胡记升级改造的车载式中型捣固车清扫装置也在半年后获得了国家专利。手捧专利证书的加帕尔·胡记内心充满了激动,多年来的坚持让他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如今,加帕尔·胡记研发的这套新型自轮运转设备防溜报警监控装置已设计定型,并开始向各相关车辆安装。铁路部门表示,这套装置初期产值就超过84万元,后期大范围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加帕尔·胡记没有停下前进脚步,他主导的又一项新课题已步入研发阶段。“科研创新促使我不断成长,给了我生活最大乐趣。”加帕尔·胡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