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2月11日专电(记者马勇)据相关媒体报道,猴年除夕夜,全国200多个城市重度污染,其中66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爆表”,而一岁前的羊年除夕夜,出现重度雾霾的城市为40个。年年过年年年喊,春节霾却依然故我。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超过130个城市出台了烟花爆竹禁限放措施,有530余个城市实施了限制燃放和惩戒办法,一些地方也通过要求党员干部身先示范进行引导。不过,春节霾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扭转。
一方面是传统年俗和氛围习惯,另一方面是环境和健康受到损害。对此,还有多少取舍犹豫于两顾?我们出台的引导和规范措施有多少还失之于宽、失之于严,又失之于难以落实呢?
春节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烟花爆竹霾。要遏制,就要对烟花爆竹生产和全流通环节加强监管,要对燃放时段和燃放环境加强监管。加强监管不能沦为一句套话、空话,关键是动真格。
过年,是除旧迎新,除的是旧岁,迎的更是新己。传统与文明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移风易俗相向而行。保护环境和健康,年俗亦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