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的关键是抓住关键问题

作者:童世骏 来源:文汇报
2016-01-28 11:12:05

  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稿起草的第一条原则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如果我们把“目标导向”所体现的远见和协调与“问题导向”所要求的反省和聚焦结合起来的话,本市“十三五”规划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四个:“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和“谁来做”

  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稿起草的第一条原则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如果我们把“目标导向”所体现的远见和协调与“问题导向”所要求的反省和聚焦结合起来的话,本市“十三五”规划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四个:“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和“谁来做”。

  不了解人民的真实需求,就无法为人民做好服务

  “为谁做”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必须理解得复杂一些。确实,我们的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但谁是“人民”呢?这个问题曾经是作家的小说题目,也仍然是学者的思考课题,但更是在较高层次上制定发展规划或工作方案时要澄清的认知背景。我们经常说要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谋利益,即使是“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帮扶的农村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早已只是少数了。其他需要有专门政策加以照顾和支持的人群,如老年人口、创新人才等等,在人口中也都只占不大比例。即使是占人口多数的中壮年、消费者乃至普通从业人员、普通城乡居民,他们的需求也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其中包含的往往是大量“小众”需求,有待“精准”满足。也就是说,不了解人民的真实需求,就无法为人民做好服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思想,对各行各业思考“十三五”期间“做什么”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目前形势有两个判断,一个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另一个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就前一个判断来说,与最初做出这个判断的中共八大时相比,现在的情况并没有根本区别;就后一个判断来说,与60年前相比,现在的情况可以说已有天壤之别。这两个判断似乎是彼此矛盾的,但十八届五中全会干脆利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对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供给”来满足什么样的“需求”。用低标准来衡量,马上就要全面踏进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已经得到了满足,而且还常常是供过于求的;但用高标准来衡量,人民现有的“物质文化需要”一方面有必要提升 (从而更体现人之为人的尊严),另一方面有必要落实(从而更相当于有实际购买力来满足有效需要)。“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供给的质量和结构都更优。

  如果说对“十三五”期间“做什么”的关键回答是“优化供给的质量和结构”的话,那么,对“十三五”期间“怎么做”的关键回答则是“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无论是整个国家,还是它的执政党,其活动的正当性都取决于其活动依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已经有足够丰富的集体记忆和经验教训来提醒自己,无论是现代社会所崇尚的公平和效率,还是现代人格所珍视的自由和尊严,都离不开根本上应该由每个社会成员以不同方式参与制定、并且力求符合其真实利益的规则体系的约束、保护和引导。“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这既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所说的“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将要取得的努力成果,也是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会重申的“必须坚持依法执政”要求将要具备的更好条件。

  支撑劳动者持续的工作动力,需要“立体机制”

  在回答了“为谁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之后,就必须回答第四个问题了;更确切些说,恰恰是为了真正回答好前面那三个问题,就必须回答好下一个问题:“谁来做?”这里的“谁”,与性别、地域、家庭环境甚至教育背景都没有关系,而与德性和悟性、能力和努力有密切关联。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说,关键是从这些角度对进入特定岗位的人们进行选择和激励。可以说,“新常态”下尤其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那些已经或将要在对能力素质要求颇高的岗位上工作的人们,如何具有持续的工作动力。

  支撑这样的工作动力的,或许需要一个“立体机制”:底端的利益激励和纪律约束,高端的理想激励和榜样示范,加上介于两端的工作伦理、岗位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唯物史观和健全常识都告诉我们,在许多时候,对许多人来说,宏大理想很可能太高,而实际利益则很可能太少。因此,我们在加强思想建设以发挥理想之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以发挥利益之作用的同时,要加强文化建设,以发挥工作伦理、岗位兴趣和集体荣誉感这三个要素对人们行动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介于底端和高端之间的这三种动力,不仅能为多数人的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推动和支撑,而且能为这些人提供 (向上) 提升理想境界、(向下) 恰当调整利益诉求的台阶和中介。 敬业之德、爱岗之乐和荣群之责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于他们的意义体验;若没有这样的生活和体验,理想信念的鼓舞引导是没有着落的。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为实现这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最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劳动者和创造者发自内心地觉得:工作着是美丽的。(作者:童世骏 上海市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