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12月29日电(记者李亚楠)临近年关,兰考县主抓扶贫的副县长杨志海比平常更为繁忙。
“一刻不敢放松,心里仿佛压着块大石头。”他所说的“大石头”是河南今年5月开始实施的《河南省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暨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按照这个办法,贫困县扶贫开发占60%的考核权重,不仅要全省排名,排名靠后的还要通报问责。
同时,河南还制定了脱贫时间表,包括兰考在内的7个发展基础较好的贫困县要在2016至2017年实现总体脱贫。“我们作为基础较好的贫困县如果排名靠后的话,怎么都说不过去。”杨志海说。
记者从河南省扶贫办获悉,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还有576万贫困人口,位居全国第三位。这一考核办法出台的背景在于,之前不少地方对扶贫工作都是“口头重视、实际靠边”,一个关键原因是,原来的政绩考核体系下,抓扶贫费尽力气却难显政绩,因而积极性打了折扣。
河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张成智介绍,这个考核办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严”和“准”。办法将考核成绩成分A、B、C、D四类,A、B两类给奖励,C类、D类的贫困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还要约谈D类贫困县的主要领导,对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D等次的贫困县,将被督促整改,甚至进行组织调整。
“先脱贫有奖励可重用,后脱贫要批评要问责。”张成智说,这就使得各地扶贫开发出现了“明争暗赛”“一把手抓一把手”的生动局面。
考核不仅“严”,而且“准”。在专门举行的贫困县考核评价办法培训会上,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说,考核有五项指标,第一是减贫增收指标,第二是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达标率,第三是资金投入和管理指标,第四是主体责任指标,第五是约束指标,这是划出的红线,坚决不能越踩。
“扶贫考核涉及农、林、水、电、交通、教育、文化等各方面,这些通过实地考核、群众评价、第三方评估给出综合分值,通过大数据自然形成数列进行排名,减少了人为因素。”张成智说。
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方式,考核的压力已经传递到脱贫攻坚最前线。记者采访的兰考、滑县等贫困县,均出台了更加细化的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各乡镇、各驻村工作队都上紧了发条,全力投入扶贫开发工作中。
例如,河南兰考制定的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措施,不仅要求不脱贫不脱钩,而且规定干部提拔必须有两年以上驻村帮扶工作经历,驻村帮扶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连续两年评为“不称职”的,一律不得提升使用。
兰考县委办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升奇说,考核是压力更是动力,考核就像冲锋号,吹响了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的号角。
“签了责任书就是立了军令状,没完成可能就要丢帽子,就要受处罚,这些责任书都有明确的任务,必须把脱贫攻坚当做一场硬仗来打,一件一件抓好落实。”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