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邵武市三源村计生管理员为计划生二孩的对象办理登记手续。受访单位供图
“全面二孩”来了,像福建邵武市计生协的专职副会长张琴妹这样的“老计生”,工作又将怎样改变?
“全面二孩”消息传来的第二天,一些刚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群众便找到社区服务站,要求退还这笔钱。
“如今更多的工作是做好事。”张琴妹感慨。
■本报记者强晓玲
尽管住处与医院很近,11月1日晚,突发心绞痛的张秀琴,还是拨通了张琴妹的手机。
十几分钟后,张琴妹赶到张秀琴住处,陪她上医院。急诊处理完毕,回到住处已是凌晨2点。看着58岁的张秀琴服药睡下,张琴妹才悄悄离开。
2005年,一场车祸夺走了张秀琴的独生女儿、女婿和即将出生的外孙。本已离异的福建邵武市水泥厂退休职工张秀琴,生活坠入了黑暗的深渊。直到市计生协专职副会长张琴妹走进她的生活,像亲姐妹一样给予关爱,一度心存怨恨、苦闷的张秀琴,才渐渐走出“失独”的阴霾,开始积极面对生活。
在邵武,像张秀琴这样的“失独”家庭有99户。
“曾经计划生育工作做得越好的地区,目前面临的帮扶计生困难户就越多,问题也越复杂。”中国计生协一位高层曾在一次会议上表示。
“假如政策衔接不到位,就会造成新的不公。”“全面二孩”消息传来,作为福建省计划生育先进地区,邵武市卫计局主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官员朱平,仍感压力巨大。
“工作很多,停不下来”
51岁的张琴妹在基层干计生近30年。
年底很忙。走访慰问计生困难户的方案正在加紧商讨,各种协调工作还要尽快落实,连日的忙碌加之睡眠不好,张琴妹一脸倦容。
12月9日,南方阴冷的冬季,连绵的雨水没有要停的意思。张琴妹拿了雨伞下楼,到卫计局找副局长朱平,商量年底计生困难户的慰问工作。
“全面二孩”消息传来的第二天,一些刚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群众便找到社区服务站,要求退还这笔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朱平等干部一边解释新政策,一边安抚激动的群众。
“苦口婆心啊。”朱平苦笑,“界线一定要清晰,‘全面二孩’政策之前应该是超生,就要征收。”
“群众一直有误解,总认为计生干部是靠超生罚款养着的。”朱平解释,社会抚养费其实是收支两条线,“电脑开票,超生户拿收缴单到银行缴纳,直接进入国库,钱不可能进入执法部门。”
朱平介绍,这段时间尽管宣传应对工作做了不少,道理也讲了很多,但“全面二孩”政策之前的超生户仍会到社区服务站闹事。
邵武地处闽北,属于福建省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参照上一年人均收入比,2015年,邵武农村超生夫妇4万多元和城镇居民超生夫妇10万多元的社会抚养费,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朱平说,目前卫计局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放在积极应对舆情上,做了大量预案并进行正面宣传,加大入户走访力度。“对生活困难的计生家庭给予慰问,特别是要帮扶那些不能再生育的家庭。同时把更多的工作放在对有生育要求对象的帮助上,健康检查、大龄产妇的指导、怎样生一个健康的孩子等等……工作很多,停不下来。”
“全面二孩”来了,计生工作未了
12月10日一大早,计生协工作人员来到沿山镇,在计生干部何应凤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三源村,调研“贫困母亲”工程三源村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在基层,计生干部普遍像何应凤这样,身兼乡镇计生办主任和计生协秘书长。
在沿山镇村级公路两旁,不少鱼塘、木耳养殖园都是计生协今年的“贫困母亲”项目。
“这些是以计划生育家庭‘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资助金额每户一万元,直接用于生产经营,两年后归还本金。”指着眼前大片的鱼塘,何应凤介绍,“我们这里是环保乡镇,非常适合发展绿色养殖种植业。但许多计生困难家庭苦于启动资金缺乏,我们帮扶一把,就会很快收到效益。”
在三源村,养殖户何际良属于被扶助的“二女户”家庭。他联合4户受助家庭组成养殖合作社,承包15个鱼塘,经济效益可观。“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何际良笑着说。
在三源村走访时,正赶上村民小组长的村务会议,计生协工作人员与何应凤抓住时机把“全面二孩”政策及下一步要开展的生育关怀、扶贫帮困工作进行了部署。
同一天的下午,市计生协定期的会长办公会按时举行。不大的会议室里,协会会长陈彩琴反复强调,“做好计生家庭的服务工作,让群众满意,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曾经的“仇”如今的友
“如今更多的工作是做好事。”张琴妹感慨。
因为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加上年轻肯吃苦,1986年,张琴妹从小学代课老师被聘为计生专干。张琴妹回忆,那时候每年定期要搞“计划生育大战”,全市所有干部全员参与,对违反政策的,经常会采取强制手段,群众与计生干部对抗很严重。
1989年,怀有7个月身孕的张琴妹,与乡镇干部一起在一户村民家里做动员工作时,情绪激动的村民突然抬脚踹向了对面的张琴妹,幸亏周围的干部反应敏捷,及时制止了村民的过激行为。“哭死啦,委屈啊!”张琴妹回忆说。
同张琴妹一样,1984年高中毕业的何应凤从乡镇计生专业队干起,一做也是30多年。何应凤清楚记得,自己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做自己姑妈家儿媳妇的工作。
一次,刚刚做了绝育手术的一家人,仅5个月大小的男孩因高烧没有抢救过来。带着怨恨,这家人将孩子装进麻袋放在何应凤的办公桌上。“尽管当时很害怕,但这是工作,一边要安抚群众,还要帮他们解决当时的困难。”在何应凤的积极争取下,这户家庭不仅得到了不少抚恤金和优惠政策,而且与何应凤成了朋友。
“老百姓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只是当时气过了头。”这么多年的计生工作做下来,何应凤也和许多计生户成了朋友。
一次一个“二女户”家庭的妇女在市里做绝育手术,“因为生了女孩子,家里竟然没有一个人来陪护。”4天3夜,何应凤一直陪在左右,“那个妇女一直在哭,心里委屈,我就一边劝她,一边给她喂桂圆糖水。”
在何应凤的帮扶下,如今这名妇女不仅自己在镇上办了早点摊,两个女儿也很争气,“每次见面她总会提起当年,说些感谢的话。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何应凤说。
多年来,何应凤不仅做群众工作得心应手,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农村,“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养女儿有什么不好,我自己至今都是跟公公、婆婆和妈妈、爸爸生活在一起的。”何应凤收集了很多身边的案例,用事实证明,在农村生儿生女都一样,“女儿更孝顺,生个女儿那是赚到喽。”
在沿山镇,很多人提起何应凤都很感激。很多计生困难户通过“幸福工程”和“小额贴息贷款”等项目滚动发展,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很多人在沿山镇,甚至到市里买了房子。”
在许多乡镇当过计生办主任的张琴妹,如今下乡走访,总有村民拉着她说这说那,请她到家里坐一坐。一次在外面吃饭,邻桌的一个人特意跑过来感谢张琴妹,“他说他老婆绝育手术后引发并发症,是我派车子去他家里接她上医院,叫村里干部帮忙给他家喂猪、收谷子,还帮他老婆申请到补贴金、营养费等,可是这些事情我早都忘了,我们天天都在做这种事情,哪还记得。”
“生活总要继续”
12月11日清晨,邵武老街一条窄窄的小巷。穿过低矮潮湿的巷道,在一户有些破败的矮屋门前,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丁开斌,把计生协三位工作人员领到了租住屋里。
没有刷白的水泥墙面让屋里越发阴暗,一张不大的双人床靠墙摆放,一名白净短发的红衣女子坐在床边,右手搭在左手上不停地揉捏着。
女子叫谢兰香,是丁开斌的妻子。2014年2月,在一家民营运输公司上岗第二天的谢兰香,在工作中出了事故。因车辆没有停稳,车门被打开,站在车门边的谢兰香被甩出了运营大巴。经过开颅手术等近两年的治疗,谢兰香病情目前有所好转。
这个消息是邵武市计生协常务副会长黄邵萍在微信中了解到的。经过反复调查沟通,知道他们还有一个小女儿目前寄养在父母家里,符合计生扶助标准,经会长办公会通过,计生协决定先支付2000元慰问金走访慰问。
“你现在有什么困难,就大胆地跟我们讲,我们会想办法帮助你们的。”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会长陈彩琴的几句话,让丁开斌热泪盈眶。
像大多数小两口一样,吵架拌嘴难免,丁开斌孩子般向工作人员诉说着。
“你要理解她,她是病人,心情难免不畅快。”
“你也要多关心他,他现在不工作,天天照顾你,是不是。你还这么年轻,加油,努力康复,我们大家都会帮助你们,我们大家一起加油!”
谢兰香攥紧尚能活动的右手,在胸前挥动着,说道,“我会加油,加油!加油!”
邵武夜色很美。天刚黯淡下来,市中心音乐喷泉广场就已聚集了许多市民。随着音乐响起,规模不等的广场舞团队开始尽情舞动。新开发的一栋栋高层住宅和商业大厦上闪动的霓虹,与不远处灯光勾勒出的“福塔”遥相辉映。
“三分之二的房子都被农村人买走喽,有条件的家庭都愿意让孩子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漫步音乐喷泉,张琴妹感慨,如今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住房,以及农村妇女地位的提升,特别是在农村“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哪个还愿意超生?”
听说记者是来采访计生工作的,张秀琴拉着记者说:“她就是我的唯一亲人,我真的真的很感谢琴妹哦。”
给记者一个大大的拥抱后,张秀琴仰着头抑制着泪水说:“生活总要继续,相信会越来越好。”
一旁的张琴妹,含着泪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