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必然的结构调整

作者:李绍飞 来源:《瞭望》
2015-12-21 06:37:01

  2015年末,“供给侧改革”陡然升温。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到中央政治局会议,这一经济学术语高调而频繁地出现于高层各类会议之中。

  顾名思义,供给侧改革即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发力,以解放生产力,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与之相对的则是需求端管理,后者是中国长期以来宏观调控的惯用思路,手段无非投资、出口、消费“三板斧”,亦被称之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

  但如今,单纯依靠需求端管理刺激经济的方式已难以为继。一方面,由于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一味通过资源投入解决问题的传统手段对于经济的提振作用已大不如前,况且,也与中国结构性改革的思想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供需格局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它表现在很多产业产能过剩,企业负债率不断提升,发展乏力,后劲不足。硬币的另一面是,不少行业供给端又严重不足,从奶粉到马桶盖,从电饭锅到化妆品,近年来国人海外扫货风行,高品质的产品供不应求。

  在此背景下,当然有必要将着力点转向生产、供给一侧,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推进这一改革根本上仍在于政府能否创造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建设好法治化的市场体系,从而通过市场化而不是行政化的方式推动生产要素流向真正需求的地方,以实现调整和优化结构的目标。

  在此之前,亦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改善经济的尝试,但常常囿于传统经济思维和政府配置资源的模式,导致事倍功半。

  譬如,上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潮中,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部分产业大跃进式的发展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至今依然未能根治,其背后核心原因即是资源配置过程中行政化代替了市场化。

  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操作可简化为两策。其一,调整存量。其二,培育增量。对于前者来说,供给侧改革要谋划长远发展的路径,亦要考虑当下的迫切问题,即如何消解过剩产能。不同于需求端刺激的方式,供给侧发力是更多地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譬如,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

  更重要的是培育增量。一方面,继续简政放权,降低税负,为企业减负松绑;另一方面,将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落到实处,下决心淘汰僵尸企业,为那些创新性有活力的企业创造更宽广自由的空间,引导它们真正进入结构性矛盾严重、有效供给不足的行业中,从而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