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 不是“低头大会”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12-13 09:16:40

  ■徐燕

  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是研究的需求者和实施者。但是,在实际的教研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不愿发言,主持人抛出问题后,放眼望去,老师们个个低着头,生怕和你有眼神交流;又或者是,总有一位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又比较敢说爱说的老师,整个教研成为他的一言堂,其他教师乐得不用发言。

  那么,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还是主体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何转变这样的局面,真正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营造宽松的探究氛围,让老师敢说愿说。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心目中树立教研就是帮助我解决问题的感情基调,教研不是任务,不是来检验我的,而是帮助我成长的。而这种感情基调的建立,功夫往往在教研之外。

  教研员在工作之余应做一个有心人,关心了解每一位教师。通过与老师们的闲谈、关注微信等社交网络,了解教师的爱好、兴趣点及已有观念;通过园内组织的工会、团支部等教师活动,发现教师的性格特点和特长等。通过对老师的关注,让教师感受到被关心和被尊重,进而能够放下防备,大胆表达真实的想法。

  工作中给予老师及时的指导。通过阅读教师的观察笔记和教育随笔,了解教师已有教育观念以及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查班指导时,对于教师做得好的、有创新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存在的不足,与老师商讨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对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的老师,更应该耐心接待和倾听,接纳肯定教师的情绪,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给予必要的启发,帮助教师解决问题。通过与教师的融入,将教师的问题当作团队的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教研中大家自然就愿意发言。

  结合教师发展水平,制定适宜的教研活动目标。上学期,教研的主题为研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计划通过对教师活动进行录像,分析教师的提问。在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教研员精心选取了一次中班活动中问题比较突出的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引入,试图引发大家对教师提问内容和时机的深入思考。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研组长播放视频,并提出看视频的要求:记录下教师的提问和幼儿的反应,并思考哪些问题适宜,哪些问题不适宜。看完视频之后教师讨论,结果,比较有经验的两位老师都认为教师的思路清晰,提问适宜,而其他教师则不表达观点。通过教研员的逐步分析和追问,教师能感受到提问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不能把握出现这种问题的实质,教师们更多地将问题归因于活动时间过短、幼儿过多这些外在因素上。观摩教育视频的目的意在引导教师梳理出适宜提问的教育特征,通过对问题的梳理,把握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很明显,这次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发现不了问题,同时关注点落不到提问上面,教研的目标没有达到。

  研究真问题,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观念决定行动,教师出现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往往是观念上有误区,解决行为的根源在于解决观念误区。例如,在科学集体活动中,各流程转换时不够流畅,尤其是记录和验证环节比较混乱。记录卡的呈现方式不合理,幼儿不会做记录,记录之后的结果没有与先前的猜想做比较,记录流于形式。当教研员将这些问题抛给老师,期待共同商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时,却有老师提出干脆不要猜想,不要记录,用已有的科学材料让幼儿开心地玩一玩岂不省事!为什么老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仔细分析,是因为教师对科学活动的价值和内涵不明确,对记录的价值没有把握好,为此,教研员设计了“为什么要记录,怎样记录有意义”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观看教师现场教学视频和交流讨论,设置以下问题:1.您在开展活动中,在记录环节出现了哪些问题,有什么烦恼?2.记录是有必要的吗?您认为记录有哪些作用?3.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记录,记录的方式有哪些?(个人、集体或全班/小班和中班幼儿怎样做记录)4.记录卡不适宜怎么办?您能设计一个记录卡吗?通过以上问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层层递进,引导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并以此问题为契机引发教师思考科学活动的特殊性,如何进一步扩展幼儿经验,将科学落脚到生活当中。

  教研是否能够高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需要作为主体的老师的积极参与。而如何让老师乐于教研,使教研有实效,就需要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教研管理也是一门学问,不是单纯的灌输,需要的是基于教师已有水平的观点的碰撞、行动的启发,进而促进教师的发展。而这些都需要宽松的教研氛围的支持,制定适宜的、教师能够得着的目标,通过研讨,才能解决教师观念上、行为上需要解决的真问题。(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上庄科技园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