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鄱阳湖保护区合作开展鸟类环志工作

作者:范存宝 来源:央广网
2015-12-11 10:15:53

  央广网南昌12月11日消息(记者范存宝通讯员罗浩)应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司亚丽的科研团队请求,经鄱阳湖保护区批准,决定于12月5日至15日在鄱阳湖大汊湖保护站开展白额雁等鸟类环志工作。此次清华大学团队在鄱阳湖保护区开展的白额雁捕捉及卫星追踪工作,旨在进一步了解环境因子影响下的雁类迁徙规律和动态格局,借此契机鄱阳湖保护区也为丰富雁鸭类鸟类环志工作成果,于12月9日为两只豆雁戴上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环,环号为别为M00-5643和M00-5671,对应的清华大学追踪器的编号分别是WFGC07和WFGC08。

  为了做好白额雁的抓捕工作,鄱阳湖保护区大汊湖站付出了许多努力。为了确保夜间捕捉的候鸟安全,抓捕人员用睡袋住在湖边的弃船上,夜间寒风呼啸,工作人员依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捕捉的候鸟,第一时间装袋存放在身边,伴随的只有深陷的湖泥和刺骨的寒风。为了第一时间能够将候鸟环志并尽早放飞,每天清晨5点30,站巡护拖拉机就驶进了湖里,早早的将可爱的候鸟带回站里让科研人员登记体征并环志。由于候鸟的精明和湖区条件的恶劣,前2天每天只有1只鸟捕捉上岸,这让保护站同志及工作人员郁结,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操作的成熟,12月9日终于迎来了3只候鸟同时被捕捉到的好消息,其中白额雁幼鸟1只,豆雁2只。尽管白额雁的幼鸟不停的啄着工作人员的手及衣角,表达内心强烈的不满,但是大家还是悉心地照料,小声地说话,生怕吓到了它。经过短时间快速的测量、记录和环志,保护站工作人员及科研人员一道抱着候鸟走下了圩堤,走到了湖边,将3只可爱的候鸟放回了自然,其中一只豆雁似乎很开心,不急于离开似得,在落水的一刹那不停拍打着翅膀,似乎在跟大家道别。看着候鸟远去的身影,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心内感动,在开展鸟类环志的同时也与自然的精灵们有了一次亲密的邂逅。

  清华大学此次来鄱阳湖保护区计划环志白额雁20只,豆雁20只。截止12月9日,科研团队共开展环志工作4天,累积环志候鸟5只,其中白额雁2只,豆雁3只,还有18只白额雁和17只豆雁待环志。

  2015年1月20日至2月15日,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就已经在项目合作单位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支持下开展了环志工作,当时共环志到了4只白额雁。截止目前,4只佩戴颈环式追踪器的白额雁健康状态良好。研究组已获取部分卫星追踪数据,为了解长江中下游冬季栖息地的白额雁活动格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准确描述该种群在东亚-东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活动动态,并为此后进一步研究候鸟迁徙策略及相关环境机制提供核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