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中介”,得管管了

来源:人民日报
2014-12-19 07:37:36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

   “红顶中介”,得管管了

“红顶中介”,得管管了

朱慧卿绘(新华社发)

  在国务院近日召开的一次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严防以“红顶中介”替代行政收费的现象。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红顶中介”们蚕食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

  “红顶中介”出现的根源在哪里?应该怎么管?记者进行了采访。

   ■政府放权,中介发威

   第三方事项有增无减,行政审批之外又筑起高门槛

  提起前段时间去税务局办理年审的经历,刘女士仍是气不打一处来。

  刘女士是湖南某地一家大型连锁酒店分店的店长,“一开始,税务局要求总部提供所有的票据。但是总部在外地,那么多的材料根本没法寄过来。后来,税务局又要求做财务报表,并且给我们指定了一家会计事务所,不在这个事务所做报表的话,年审就不给通过。”在付出了1万多元的代价后,刘女士总算通过了税务局的年审。

  在湖北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的王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以前很多在政府部门办理的项目,现在都得去研究院所、检测机构甚至行业协会办理了,“跑一个项目,政府部门审批用不了多长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中介机构评估、专家会审等环节占去了。”

  刘女士、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在去年一项针对企业家的调研中发现,随着简政放权的不断深入,行政审批的门槛越来越低。但是,评估、鉴证、意见书、技术性检查等第三方中介事项却有增无减,在行政审批之外又拦起了一个高高的门槛。

  今年6月份,审计署的一份审计报告指出,13个中央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和61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所在部门影响,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近30亿元。

  国务院近日召开的一次常务会议也直指一些地方存在的“红顶中介”现象。在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我去一些地方考察时看到,政务大厅里面的收费都取消了,但大厅隔一条马路就是一家咨询服务的中介公司,里面还坐着几个‘大盖帽’,要办事的民众,都要来这里先走一趟,这不是‘暗度陈仓’吗?!”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社会上流传的这一说法,也道出了一些“红顶中介”参与和助推违规行为的种种乱象。

  “许多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凭借着与政府和企业打交道的便利,成为个别政府部门权力寻租的通道:他们的负责人就是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还有些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与个别政府部门结成利益共同体,政府部门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机构进行不合理的服务收费,然后与中介机构搞 ‘利益分成’。”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杰表示。

  “‘红顶中介’有这么几类,一类是指由政府转型过来具有审批权的组织,他们过去就是政府部门,后来变成了协会;一类是捆绑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协会,主管部门有一部分职能隐藏或者直接委派给这类协会;还有一类机构,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退休下来以后,在里面任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