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初探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1-24 08:44:20

  新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国家推进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意见》对安徽及省会合肥的定位和要求有了重大提升,也赋予巨大的历史机遇,意义十分重大。

  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合肥新定位

  《意见》提出:安徽整体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合肥是与杭州、南京并列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三大副中心之一,且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明确要求提高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首位经济圈,处在沿海与长江两大发展战略主轴结合部。龙头城市上海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2013年GDP总量97760亿元,占全国的17.2%。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国际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群,未来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国家把合肥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指明了合肥未来要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带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重心之一,并沿着交通干线以“米”字形放射轴带动安徽省域城市群全面崛起。这一对合肥战略定位的重大提升,从根本上确立了合肥的发展目标、发展取向和发展高度,必将全面引领今后合肥经济社会发展。

  二、在新的起点上追赶更高更强的标杆

  合肥在长三角地区是一个后发城市,也是高成长性城市。 “十一五”时期,合肥GDP年均增长17.9%,居全国省会城市榜首,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激烈的争先进位中位次提升了25位。 “十二五”以来,合肥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2位数增长,位居省会城市前列,领跑长三角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与南京、杭州的差距以每年1个至4个百分点的速度缩小。 2013年合肥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总额分别位居省会城市11位、13位、第4位、11位、第8位,经济首位度提升至全省近四分之一,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这是合肥实现新定位的起点。

  国家战略把合肥与杭州、南京并列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并提出建设沪-宁-合发展轴,可以说是为合肥树立了新标杆。从历史地位和底蕴来看,合肥不可与“天堂之城”杭州、“六朝古都”南京等量齐观。在当前城市的规模与能级上,合肥与杭州、南京仍存在较大差距。 2013年杭州和南京建成区面积分别是462和713平方公里,分别是合肥的1.2倍和1.8倍;人口规模合肥市区常住人口不到400万,杭宁城区均超过600万;合肥经济总量4672.91亿元,分别相当于杭州、南京的56%、58.3%;人均GDP按常住人口统计近1万美元,相当于杭、宁的三分之二(杭、宁均超1.5万美元)。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分别相当于杭州的三分之一、南京的五分之一。从发展阶段评估,合肥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而杭宁城市后工业化社会特征突出。

  面对与新标杆的差距,合肥必须以巨大勇气和决心迎接挑战;同时更需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着力创新追赶路径和发展模式,奋起直追。

  三、当前需要聚焦的五个重点领域

  1、按照长三角副中心和国际化定位,系统谋划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把枢纽型交通体系建设作为实现新定位的先导。围绕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统筹推进全国性铁路枢纽、高等级公路枢纽、航空门户枢纽、江淮航运中心等建设,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规划,融入全面、立体、多元化的长三角高速交通网状结构;谋划以合肥为心的米字型省内城际轨道交通网,实现合肥与长三角其它中心城市与省内周边城市1~2小时通达。全面建成直达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重要城市群的快速交通网络。强化公交优先理念,建设合肥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城市单元间由智能化、大运量、便捷舒适的轨道交通串联。充分重视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和多式联运,形成水陆空有序衔接、联动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立体交通体系。

  2、创新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城市能级的提升、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源于城市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的持续调整转型。在人均GDP即将突破1万美元之际,要继续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依托,迅速做大总量,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载体,在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新型平板显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谋划打造若干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方向的新兴产业。比如依托科大讯飞打造中国语音谷,依托北大未名打造中国生物谷,依托中科大加速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化谋划智能谷,依托中科院电子所、38所谋划中国安全谷。突出科技融合、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型业态开发,促进服务业发展高级化、国际化,打造长三角国际金融副中心、长三角腹地重要的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电子商务中心,从而构建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3、采取城市国际化战略,打造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国际化是逐步建立广泛的国际经贸联系,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循环、国际竞争和文化交流,向国际化城市升级的过程。城市国际化的核心是城市功能的国际化,依靠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和承载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要素。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必须学习发达国家和先发地区经验,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加快构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体系,打造符合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国际规则的发展环境。坚持更高层次的“引进来”与加快“走出去”步伐并举,着力引进新型业态、先进经营模式、知识品牌和高层次人才,着力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各类功能性机构。构建支持“走出去”的便利化机制,引导企业形成和强化全球经营理念,形成全球经营的思维模式、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推动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拓展,努力打造一批植根合肥的国际化企业。积极引入国际会展、国际赛事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扩大友城数量和交往规模,全方位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一路一带”的衔接互动,加密、延伸“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建设合肥-新疆-欧洲“新丝绸之路”,高水平建设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空港示范区、合肥港等开放新平台。

  4、以“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统揽,加快空间拓展和战略升级,建设合肥国际化都市区,塑造城市国际化形象。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功能实现的基础和载体,其能力和水平形成并决定城市及其功能的综合品质。应坚持全域合肥理念,构筑中心城区“双心两扇两翼”蝶状布局、卫星新城、特色城镇、美好乡村的市域网络化城市体系。以合肥主城区为核心,突出布局组团化、功能紧凑混合化、土地集约化、产业集聚化、设施人性化、风貌特色化,强化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标志性建筑设计,突出独有的自然、文化优势和特质,造就合肥城市建筑的形式、风格和品格。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合肥建设,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城市信息高速公路。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把双语图文标志、外语咨询服务、公共场所WIFI覆盖等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传承江淮地域文化,彰显现代创新文化,培育巢湖特色文化,创造合肥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实施城市形象的国际推广和城市营销传播策略,强力塑造合肥城市的核心品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城市国际化的个性化形象。实践证明,城市形象的地方化是城市形象国际化的前提;城市只有建立牢固的地方化基础,才能在国际化城市之林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5、探索大湖治理开发新路,打造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型绿色都市区。巢湖是合肥重要的生态特色,是长江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突出巢湖治理与保护的核心地位,坚持政府主导、流域共治,推进示范区项目建设,推动建立合作多赢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提升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力争2017年空气质量进入省会城市前列。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绿色森林增长行动,让城市拥抱森林,打造生态型园林都市。

  (合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吴妍妍 宋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