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股”魅影——中国股市操纵调查

来源:新华网
2014-11-23 09:52:37

  令人费解的上涨

  记者盘点今年以来的股市发现,股价离奇的股票并不在少数,各种概念股、新题材、新玩法俯拾即是。

  ——并购重组失败概念股。并购重组带来股价上涨不稀奇,稀奇的是失败之后依然涨停:因筹划重组而停牌的中小板公司“兔宝宝”在 8月18日公告终止重组之后,公司股票当天复牌后涨停,换手率为6.95%;第二天再次涨停,换手率为20.98%。

  分析人士认为,并购重组是一段时间以来A股炒作的热点,虽然重组失败,但暴露了重组预期,一些主业明显呈现颓势或市场估值低的个股,在“重组仍会继续”的预期下,仍易成为炒作操纵的对象。

  ——故弄玄虚的“科技”题材股。在经济转型期,新经济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些前沿科技类股票由此备受青睐,由此引来浑水摸鱼者。

  自今年6月开始,石墨烯板块异军突起,招商证券数据显示,该板块指数从946点涨至10月9日的1359点,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涨幅达43%。对此,研究石墨烯的权威专家质疑道:石墨烯的开发和应用离工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论文到工业化转化,至少需要30年以上,如此涨法难免泡沫。

  ——越减持越涨的股票。大小非减持,在A股市场曾长期被视为洪水猛兽。然而,今年以来,众多小盘股大小非减持,股价却不跌反涨。以中超电缆为例,今年8月至9月间,其大股东先后8次减持,减持数量占总股本的24.98%。如此大规模减持之下,其股票却由7月末的8.75元涨至9月末的11.59元,涨幅高达32.5%,远高于同期中小板指数涨幅。

  “大小非越减持,股价涨得越高,这显然有悖常理。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与市值管理公司联手坐庄、操纵股价,以实现高位减持的可能性。”陈绍霞说。

  ——“摇身一变”的改名族。如果实在没有题材炒作,改改名字同样能带来股价的上涨。根据交易所公开资料,*ST天龙更名为“山水文化”后,从3月26日公告更名至6月11日,股价涨幅143%,换手率421%。“绿大地”7月10日更名为“云投生态”,迎合目前市场生态环保热点,到 9月15日股价上涨30%,区间换手率达106%。

  “盘点这些走势异常的股票,高换手率是一大特点。而高换手率是机构坐庄的一个典型特征,庄家为了吸引散户跟风,通过自买自卖对倒操作、制造价涨量升的走势,成交量大幅放大。”陈绍霞说。

  谁是背后的力量

  这些毫无基本面支撑的股票,动辄连续涨停,背后的操纵者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么,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他们依靠的又是什么?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横行市场的庄家大都是几个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或个人,现在操纵者的组成更加分散而复杂,可能是上市公司、机构或者大户,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操纵’。”鲁桂华说。

  一位有着近20年资本市场从业经历的人士告诉记者,十年前的庄股,可简单概括为蛮庄,单独或联合坐庄的机构相对大但数量少。最常见的“坐庄”手法,是利用资金优势控制有限的流通股市场价格,一些股票的控盘比例甚至高达70%。

  如今,在监管层对拖拉机账户、对敲等行为严厉打击下,坐庄的技术含量更高,形式也更隐蔽。“近些年的庄股,可以称之为‘阴庄’,联合坐庄的机构相对小但数量多,参与人数众多且分散,以‘信息操纵’为主。”上述资本市场人士说。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在市场较为常见的坐庄操纵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内外勾结型。“拥有大量低成本股票的部分上市公司股东与有实力的投机者形成利益同盟,上市公司运作炒作题材或利好,投机者负责借题材操纵股票价格,配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吸引中小散户入场。”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说。

  他认为,近一年来火热的并购重组很多看似是向新兴产业转型,或美其名曰“产业链整合”,但很多难以带来协同效应,主要就是为了制造炒作题材,引发股民对其股票的追捧。这其中,一些上市公司扮演了合谋的角色。

  ——投资者主导型。一些“盘子小、机构少”的股票往往成为此类操纵的目标。

  “股吧、网站、微信等新媒体群,都可能成为操纵者合作的对象,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诱导股民投资事先埋伏好、并已出现快速上涨行情的股票,待受骗股民入市时逢高派发。”李大霄说,这一现象较突出,也较易界定。此类操纵中,往往不乏私募机构和大户的身影。

  ——上市公司主导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大股东脱困”散布虚假信息,有意识地公布利好、回避风险披露,或通过“改名”等噱头,吸引散户,拉抬股价,最终解决大股东的资金难题或直接套现。

  “可以说,现在股市的庄家,有点‘潜伏’的意思。”有着20年左右股票投资历史的陈绍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