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工人工伤维权”看政协的务实民主

作者:李志晖 来源:新华网
2014-11-15 11:07:29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志晖)13日下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召开了今年以来第16次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本次的议题是“建筑工人工伤维权”。

  这一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关乎中国4000万建筑工人以及这一庞大群体背后亿万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

  中国建筑工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建筑业广泛存在的分包转包、劳务派遣以及人员流动大等因素,建筑工人遭遇工伤拒赔或失信拖延的情形时有发生。一次意外的受伤,对于缺乏保障的建筑工人及其家庭就可能是一场惨重的灾难。

  今年春节前后,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提案委员会联合组成调研组,就建筑工人工伤维权问题赴各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中发现,据初步统计,建筑业从业人员参保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许多工伤工人既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受了伤要花几年时间才能拿到少量赔偿。此外,工伤认定难、建筑工人法律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座谈会上,委员们建议用“按项目投保、造价提取、总承包企业一次性缴纳、全员覆盖”的工伤保险参保方式,大幅度提高建筑工人工伤保险参保率,从而解决建筑工人工伤维权问题。

  委员们还建议修改完善相关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并尽快付诸实施。建议修改建筑法相关条款,依法规范建筑业市场管理,明确政府和建设单位的责任。

  长期关注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企业家陈光标认为,这次座谈会再次以小切口做了一篇民生大文章,“委员们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务实性、可行性、前瞻性。”他尤其赞同用机制创新和法治的方式解决建筑工人维权难的问题,让建筑工人伤身后不再伤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千万建筑工人的期盼,也是广大企业家必须时刻牢记的原则。”

  此外,多数受访者还表示,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小切口服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一个“接地气”的生动实践。

  座谈会自去年启动以来,已就“发展特高压输电,优化电力布局”“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推进建筑产业化”“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减少城市大气污染”“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这些主题紧贴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也取得了积极的参政议政成效。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国政协运用双周协商座谈会建言献策,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商量式”民主。运用好双周协商座谈会,让大家把好主意都献出来,使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民主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商量式”民主的力量还将得到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