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与价值观扭曲:一对互哺的“恶之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4-09-30 14:05:38

  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下,人人都是受害者

  近日,某央企职工因向纪委和媒体举报单位“送礼清单”,却被同事骂为“叛徒”,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在诸多评论中,也不乏“不该揭单位短”这样的论调,更有甚者调侃举报人是“扶不起的阿斗”,“难怪被领导长期‘闲置’”。

  如此的社会病态缘何产生?

  古人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腐败行为和不良风气十分痛恨,却又对通过腐败歪风获利而羡慕有加。在这种“羡慕嫉妒恨”的心态中,那些善于通过找门路疏通关系的人,反倒被人们羡称为“有本事”、“有门路”。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传染性,当其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中后,就会形成一种习以为常的所谓“腐败文化”。

  “腐败文化”的猖獗极大地助长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道德观念,使得不正之风盛行,腐败行为频发。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这样,一些人被扭曲的价值观绑架,从对腐败反感到见怪不怪,进而习以为常,甚至是参与其中,沾沾自喜、乐此不疲。

  “与此同时,这些腐败行为和不良风气又通过获利‘固化’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说,“正是普遍的权力寻租使得扭曲的价值观在一些人心中日益根深蒂固。”

  “有的办事不靠组织而靠熟人、靠关系,形形色色的关系网越织越密,方方面面的潜规则越用越灵。”今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历数当前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指“关系网”和“潜规则”。

  在杨伟东看来,与普通群众相比,价值观扭曲的公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要更加恶劣。“因为公权力就是要促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惩恶扬善,纠正社会中不公正现象的。但如果掌握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价值观发生扭曲,其不仅会通过个人行使公权力的行为产生更坏的影响,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价值观的负面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在这样一种风气中,其实没有绝对的受益者,人人被裹挟其中,人人都是受害者。”

  价值观出问题,根子在拜金主义和享乐奢靡

  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便在《摆脱贫困》这本小册子中谆谆告诫:“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还不时地在毒化人们的心灵,拜金主义还会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膨胀……”

  “拜金主义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面已经成风,它是最糟糕的东西。”前不久,作家冯骥才在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中说,“拜金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钱是我们的需求,但不是我们的追求。价值观是一种取向,一种追求。”

  一个拜金的人,就会道德沦陷、诚信缺失;一个拜金的集体,就会逾越规则底线,不惜代价牟利;一个拜金的民族,就会丧失生机与活力,没有前途和希望。

  “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官员,只要信奉‘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就会没有底线、没有原则,不讲道德、不惜代价。”杨伟东认为,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颠倒是非的价值观,其根源就在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这些思想毒瘤的膨胀,“在这种错误思想的驱动下,如果没有监督制约,每个拥有权力的人都有可能将手中权力最大化地转化为利益。”

  从省部级高官,到乡科级干部,查阅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会发现,没有一个不是在价值观上出了问题的。“拜金主义”和“享乐奢靡”,是这些忏悔录中常见的关键词。

  “如果官场的风气不清,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什么歪的、斜的都会出来,所以官员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冯骥才认为,价值观在党员干部身上应该是最鲜明的,因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是由信仰决定的,“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不再是一名真正的党员。”

  无疑,腐败与扭曲的价值观是一对互哺的“恶之花”——扭曲的价值观驱动着腐败的滋生蔓延,而腐败的盛行反过来又加剧了价值观的扭曲。而要掐掉这两朵“恶之花”,就要多管齐下:一方面,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另一方面,要在扬清激浊、扶正祛邪中重塑社会价值观。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为用,势必激发出最强劲的正能量。

  这一切,已经开始。如此坚决,如此坚定!(记者 王少伟 王新民 陈治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