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三次参与国庆阅兵的记忆

作者:王学涛 来源:新华网
2014-09-26 11:30:28

  新华网太原9月26日电(记者王学涛)在山西太原市有一位八旬老兵,开过坦克、驾驶过飞机、三次参与国庆阅兵,他就是卢尚志。30多年军旅生涯,他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蓝天上驾驶战机的“雄鹰”。而三次阅兵经历也让他感受到新中国的进步与活力。

  记者在卢尚志家中看到,墙上挂满了他当兵时的老照片、老飞行员荣誉证章、建国十周年首都阅兵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等勋章,以及各个时期被授予的军衔,这些都是他军旅生涯优秀表现的见证。

  如今老人已80岁,但他仍清楚记得三次参与国庆阅兵的经历——1957年、1958年和1959年第一个十年大阅兵。卢尚志说,短短3年间,飞机机型、数量、速度、高度、编队等都有很大提高,但直到1959年,他们才开上了第一批国产战机参与阅兵。

  阅兵前5个月的训练紧张而辛苦。卢尚志记得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为了准确保持好僚机空中编队的位置,在长机的机翼上划有标线,然后他们在座舱里反复练习看标线。

  “夏天座舱温度高达四五十度,一会儿就汗流浃背,飞行服都能拧出水来。练习空中编队飞行时,偶尔出现正负一米误差,不用批评,自己就难受得直掉眼泪。”他说,从被选上那刻起,他就暗下决心决不能影响集体荣誉。

  卢尚志回忆说,1957年国庆,当无线电耳机里传来地面指挥员的“起飞”命令时,24架银色战鹰腾空而起,从北京沙河机场起飞后一直向东,然后180度大转弯向西对正天安门广场飞去。为了保证准确通过天安门的位置,地面设导航台,点燃火把,铺设T型布,要绝对保证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抬头向上30度看见飞机飞过天安门。

  而他记忆最深的还是1959年的国庆十年大阅兵。除天安门广场进行大规模维修和扩建外,空军受阅部队也有很大进步。一是空中受阅的飞机由1957年的24架进口飞机,增加到1959年的155架国产飞机;二是由过去的3机编队变为5机编队,更加壮观震撼;三是飞机速度由过去每小时500公里提高到800公里,飞行高度由500米降低到300米。

  “高度低,速度快,飞起来更显威风。虽然增加了难度,但领导要求我们不仅要安全飞,还要飞出国威、军威。”卢尚志说,梯队与梯队之间前后距离1000米,飞成一条直线,飞高、飞低都不行,飞得不齐更不行。

  令他兴奋的是,那年他被编为第一梯队的第一个五机编队的左内僚机,驾驶的是沈阳飞机制造厂自主研发制造的喷气式歼5战斗机。

  卢尚志说,每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毛主席仰望天空的那一珍贵历史瞬间,心中就激动不已。“我没看见主席,但毛主席肯定看到我了。”

  空军受阅部队飞过天安门城楼只需几秒钟,人们都会惊叹于其整齐的队形和自由飞翔的潇洒,然而对于其中的艰辛,卢尚志深有体会。但他现在回忆起来,更多的是自豪。

  “我赶上了那个时代,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很光荣,很自豪。”卢尚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