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雅号书写别样人生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09-25 15:08:13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很多时候彰显一个人品性的正是不起眼的细节,体现一个人风采的正是他的微言微行。正如曾建的三个雅号,虽有点半开玩笑的意味,却是别人为他贴上的三个标签,更是他三种人格的体现。

  马克思:理想似海深沉,信念如山坚定

  他是典型的职业革命家,同事们背后则称呼他为“曾克思”。没有别的爱好,唯一喜欢的就是干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工作狂式的领导干部,不是把加班加点干工作,把带病坚持工作,把又累又饿做工作作为自己升官加爵的筹码,更不是为了在领导面前做样子、挣表现。因为他已经身居高位,无需用透支健康和生命的方式去换取功名利禄。比起那些处于低位则没日没夜、口口声声说热爱工作;一旦手中有权,便声色犬马、酒桌牌屋的伪工作狂来说,曾建这样的真工作狂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只有伟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支撑。从曾建身上,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人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因为身已入,心已往,他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的事业,交给了人民的幸福,交给了国家的富强。这正是曾建严以律己的具体表现。

  马夫子:学不可以已

  没有学习的工作等于盲目蛮干。我想曾建是深刻地懂得这个道理的。每到一个岗位,总是能成为行家里手,总是在工作中留下殊荣,曾建的秘诀是:学习。哪怕白天工作再累,晚上一定会抽出时间读书、思考。因为只有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只有学习才能获得成长。有人说他不是知识最渊博的人,但他是学习最刻苦的人。从学党建、学经济,到研究社会保障、钻研人才工作,他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从工作中学习提高,又通过学习更好地工作。曾建完美演绎着学与用之间的关系。从曾建身上,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人格:学习是追求进步的内在需求,学习是推动工作的马达和柴油。不停学习,这正是曾建严以修身的具体表现。

  马干部:怜子未必真豪杰,无情如何不丈夫

  一位市人社局局长、组织部副部长,手里的权力正是管人事的,貌似解决一两个饭碗应该是小菜一碟。可是虽然家里有这样一位高官,大妹靠摆地摊卖菜为生,弟弟则在当保安。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就是真实的曾建。不仅如此,他还管得宽,就连老婆的哥哥任了副县长,他还要专门回去告诉亲戚朋友不许找大舅子办事。有这样当官的亲戚也真讨厌,不仅自己不帮忙,也不许别人帮忙。然而这就是曾建,无怪乎不少亲友都曾认为曾建“薄情寡义、不近人情”,并为此调侃地叫他“曾干部”。然而“怜子未必真豪杰,无情如何不丈夫”,从曾建身上我们看到:正因为他没有像李双江白鸽一样怜子怜亲,正因为他对亲戚朋友的无情,才成就了他对人民对国家的真感情,真性情。这正是曾建严以用权的具体表现。(慧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