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散金属开发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我国稀散金属开发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来源:新华网 2025-11-27 1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王立彬)作为高新科技发展的关键原材料,我国镓锗铟等稀散金属开发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自然资源部11月26日发布创新成果显示,我国已经攻克煤铝铜铅锌矿中低品位稀散金属高效提取技术,煤中锗综合回收率由55%提高至80%以上,铅锌冶炼过程镓锗铟综合回收率平均提高10%左右,铜冶炼过程硒碲铼回收率分别由93%、65%、70%提高至97%、90%和80%。

稀散金属高纯产品制备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也取得重要突破。我国自主研制出温度梯度冷凝—晶向控制定向结晶器等5种核心装备,实现半导体分子束外延8N级高纯镓批量稳定生产;开发出第一颗国产平面型高纯锗探测器,填补国内空白;建成超高纯锗等高端原材生产线,实现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跨越;打破国外对高端产品垄断和限制,支撑MBE高纯镓、LCD面板铟、锗单晶衬底、碲化镉薄膜等关键战略金属产品自给率提升至70%以上,在国防、新能源、5G通讯、半导体等领域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据介绍,镓锗铟等稀散金属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原材料,对提升相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至关重要。我国稀散金属主要伴生在煤铝铜铅锌钼等矿物中,但长期以来,采选冶流程长、回收率低及高纯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这一系列重大突破,有助于结束我国高端原材料和高精尖产品受制于人局面。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