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喜看稻菽千重浪。田间地头,一台台“铁牛”收割机在田间轰鸣穿梭,农业机械化变革正在皖南大地写下最深刻的注脚。
皖南烟区地跨宣城、芜湖、黄山和池州四个地市,烟田地域差异较大,既有长江水系冲击平原,也有丘陵缓坡地带,作业期内降水丰沛,土壤湿度大,质地粘重,耕作阻力较大,机械化作业面临天然屏障。“那时候,犁地用手扶拖拉机,打药用背负式喷雾器,移栽全靠一双手。”宣城市宣州区周王镇扎门村烟农肖爱民说。转变的契机来自2021年,皖南烟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了“皖南烟区农业机械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4年底,烟叶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65%以上,重点环节机械化率突破70%。在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烟农王家根展示他的“秘密武器”——集成旋耕、起垄、施肥、喷药等功能于一体的双垄施肥一体机。

经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改进后的双垄施肥一体机,对烟田起垄和施肥助力很大,仅芜湖市徽映弋江烟农专业合作社就购置了34台,供合作社的烟农租用。三年时间,该双垄机在湾沚烟区烟田使用率从17%增长到40%。
这一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湾沚区农业部门和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大力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近三年时间,湾沚区农业部门建设高标准农田9700亩,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高标准农田1070亩,如今高标准农田占到湾沚区种烟总面积50%。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机器引进来,而是要根据产区的实际进行改造升级。”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沈思灯介绍。三年来,该公司共研发改进适合本地使用的烟草机械12种,获得国家专利17项。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套覆盖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三年来,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与7家烟农专业合作社、3家社会劳务公司、228个村委会、2家社会教育机构、5家农机厂家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培育农机手3028名,推广各类机械设备7100多台套。按照“烟草搭台、厂商入驻、社管厂服、合作维保”的工作要求,探索建立农机管服模式,创建一批农机驿站、搭建一个农机管服平台、共建一批农机维保点,现已建成7个农机驿站,36个农机服务点,服务效率提高2倍以上。

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移栽机选型试验
站在三年的节点上,安徽皖南烟区的机械化之路仍在延伸。
在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一个智慧的无人农场已经初具雏形。从“以机换人”到“少人农场”再到“无人农场”,是农业现代化质的飞跃。
在园区的现代智慧农业智慧中心大屏上,各田块被不同颜色标记,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数据实时更新,大田的灌溉设备适时控制。“农场使用的播种机是机器人作业,移栽机、植保机、拖拉机都是无人驾驶的,人在室内操控,只要设定好程序,机器就能在田间作业形成轨迹。点一点手机屏幕,暗管出水口自动打开,可操控水肥配比和灌溉。”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禾之润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负责人周能为说。
从铁牛欢歌到智慧农业,皖南烟区正在机械化的浪潮中描绘着现代农业的新图景。皖南烟区的农业机械化三年行动,不仅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一曲农业现代化的美妙乐章。(张萍夏庆元 杨培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