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雨就担心,厨房下水道反水反味儿,真是愁人!”家住新华社区23号楼的王阿姨,曾向社区反映她的这块“心病”。
和王阿姨有同样困扰的,还有新华小区北门至东门转盘沿线25栋住宅楼的850多户居民。这段服役多年的150米污水管道,作为社区的“地下动脉”,已逐渐老化,排水不畅、异味外溢等问题,成了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的“顽疾”。
闻讯即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居民的诉求,就是我们行动的第一信号。”新华社区党委在接到反映后,迅速将情况上报至南新街街道。街道高度重视,立即统筹协调,将其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实事,纳入整体工作予以推进。同步启动的“信访代办”机制也提前介入,从源头上防范矛盾,推动问题实质性化解。
在多方协调下,专业施工力量迅速到位。北京市政养护集团反应迅速,24小时内完成现场勘查与方案制定,并立即组织人员设备进场施工,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管网焕新战”
(2025年10月10日南新街街道相关负责人到北京市政公司协商处理新华小区更换管网事宜)
2025年10月10日街道相关负责人与相关部门到现场勘察并制定方案)
协同推进:施工提速不减效,居民参与更暖心
施工期间,街道与社区密切配合,建立起高效的问题协调与保障机制。街道每日调度进展,第一时间解决施工难题;社区则通过微信群、公示栏等渠道,实时发布工程进度,及时回应居民关切。
工程推进迅速且高效。截至目前,施工方已顺利疏通4个支线管网,彻底清理并修复6个关键排污井,累计清运废弃淤泥与杂物40余车,工程取得扎实阶段性成果。
为进一步提升沟通效果,社区还积极发动居民代表参与施工协调与现场监督。“让我们也参与进来,既放心,也暖心,”一位居民代表表示,“看到施工这么规范,进度这么透明,我们都很支持。”
(2025年10月13日新华社区地下管网施工现场)
成效初显:“看到进展,心里就踏实了”
随着排污主管道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长期困扰社区的排水问题正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看到工人们日夜赶工,管道一天天换新,心里就踏实了!”王阿姨高兴地说,“盼了这么久,问题终于要彻底解决了!”
此次管道改造工程,不仅是新华社区推动“未诉先办、主动治理”的生动实践,也展现了基层治理体系在回应民生关切、提升服务效能方面的扎实成效。下一步,新华社区将继续协同各方力量,确保工程圆满收官,为建设更加宜居、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坚实基础。(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