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11月,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宝冷水库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候鸟狂欢季”。数万只大雁如灵动的音符,在水库的水面与冰区间肆意跳跃、栖息,构成了一幅草原湿地特有的生态盛景,吸引了众多生态爱好者与摄影发烧友前来观赏。
在宝冷水库,湛蓝的水面上,密密麻麻的大雁或成群结队悠然游弋,或振翅嬉戏,水面因它们的活动泛起层层涟漪;部分结冰的区域,大雁们或驻足休憩,或闲庭信步,与远处的草原、村落相映,勾勒出北方冬季独有的灵动画面。更有洁白的天鹅点缀其间,与大雁群形成色彩与种群的鲜明对比,彰显出这片湿地生态系统的丰富与多元。从空中俯瞰,万鸟云集的壮观场面,仿佛是大自然在草原深处铺就的“生命织锦”,每一处纹理都跳动着生命的活力。
这一盛景的背后,是巴林右旗多年来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湿地资源的持续守护。宝冷水库作为当地重要的湿地资源,近年来通过水质提升、栖息地修复、生态补水等一系列举措,为候鸟打造了安全、富足的“能量补给站”。当地林业和草原部门联合社区群众,建立了常态化的巡护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行为,同时开展生态科普宣传,让保护候鸟、守护湿地的理念深入人心。
宝冷水库已成为大雁等迁徙候鸟在华北与东北之间重要的中转站,每年春秋迁徙季,都会有大量雁类、鹤类、鹳类等候鸟在此停留,补充能量后继续踏上迁徙征程。今年大雁的数量和种类较往年更为可观,这充分说明宝冷水库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大雁云集的景观,不仅是生态保护的“成绩单”,也为巴林右旗发展生态旅游带来了新契机。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欣赏万鸟齐飞的震撼画面时,也深度体验了草原湿地的生态魅力。当地正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让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李富)
图为:11月4日,巴林右旗宝冷水库,数万只大雁正在觅食栖息,补充能量,准备南迁。(李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