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的粮食加工园区里,一座座“金黄小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装载机往来穿梭,传送机将颗粒饱满的玉米源源不断送入加工设备——这里的蒸汽玉米压片产业正以蓬勃之势,为这片产粮大镇的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作为巴林右旗的产粮核心区域,宝日勿苏镇坐拥40万亩耕地,年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斤以上。在这片沃土上,玉米产业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了价值跃升。当地金玉农牧业合作社聚焦蒸汽玉米压片饲料生产,为产业振兴撕开了新的突破口。
蒸汽压片玉米饲料,能让玉米能量提升14%到15%。据介绍,这种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肉牛、肉羊、育肥猪养殖领域,凭借技术优势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而产业发展的红利,正持续向当地农牧民释放:合作社每年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收购本地玉米达4万吨,同时推出“带料加工”模式,农牧民只需支付基本加工费,就能将自家玉米转化为高价值饲料产品。这一举措不仅让农牧民的“粮袋子”更鼓,更在生产环节为他们省下了不少成本,成为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产业的辐射效应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宝日勿苏镇锚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发展思路,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种植示范主体。如今,全镇已培树50余名百万元种植户,像金玉农牧业这样的加工企业纷纷投产达效,从玉米种植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主体持续壮大,地区发展活力显著提升,农牧民的“钱袋子”与产业的“含金量”实现了同步增长。
从田间地头的金黄玉米,到加工线上的高值饲料,宝日勿苏镇的玉米产业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跨界跳跃”。它不仅是粮食产能的直观体现,更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引擎”——通过技术赋能、产业延伸、主体培育,让“产粮大镇”真正迈向“产业强镇”,为巴林右旗乃至赤峰市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粮产业”样本。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宝日勿苏镇的玉米压片产业正以“提能升级”的硬核实力,持续释放着“一业兴、百业旺”的效应,让这片土地上的丰收故事,有了更绵长、更动人的产业注脚。(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