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的翁根毛都沙湖湿地,沙漠与湖水完成了一场奇妙的共生,而骆驼,便是这片土地上最富生命力的注脚。
当晨曦的金辉洒向翁根毛都,沙丘的轮廓在光影里起伏如浪,一汪碧水却如宝石般镶嵌在沙海之中,翁根毛都沙湖湿地的独特肌理便在这刚柔相济中铺展开来。骆驼群从沙丘深处缓缓走来,它们的驼峰在晨光里泛着温暖的棕褐,如移动的小山丘,每一步都在沙地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蹄印,似是在沙湖的“五线谱”上谱写着生命的乐章。
这些骆驼是沙湖湿地的精灵。它们的毛发在季节里变换着色泽,或深棕如蜜,或浅黄似金,在沙与水的映衬下,每一根鬃毛都透着野性与坚韧。当驼队行至湖畔,驼影倒映在澄澈的湖水中,沙的粗犷与水的柔婉,在骆驼的身影里达成了微妙的平衡。它们低头饮水时,湖面泛起圈圈涟漪,惊起几只水鸟振翅飞去,动静之间,沙湖的生机便这样被骆驼唤醒。
翁根毛都的骆驼,承载着巴林右旗游牧文化的基因。它们是这片土地的行者,在沙漠与湿地的交错地带,踏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存路径。驼峰里贮藏的不仅是脂肪,更是在干旱与湿润交替的环境中,对生命的执着坚守。你看它们行进时的姿态,不疾不徐,却有着穿透沙粒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游牧民族与自然共处的智慧——既敬畏沙海的雄浑,也珍惜湖水的馈赠。
沙湖湿地的晨昏,因骆驼而格外动人。日出时,驼队在沙丘上勾勒出金色的剪影,驼铃若有似无的脆响,在空旷的沙原上荡开,与水鸟的啼叫交织成一曲野趣盎然的晨歌;日落时,夕阳给骆驼镀上一层橘红,它们拖着长长的影子走向湖畔的栖息地,沙湖的水面也被染成一片绯红,那一刻,时间仿佛在驼影与光影的缠绵里静止了。
在翁根毛都,骆驼与沙湖湿地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它们让这片土地不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沙漠与湖泊,更成为了生命与环境对话的舞台。当你注视着驼群在沙坡上跋涉,在湖畔休憩,会真切地感受到,在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生命以其最本真的姿态蓬勃生长,骆驼的每一次呼吸,都在诠释着翁根毛都沙湖湿地的独特魅力——那是一种苍凉中的温暖,粗犷里的细腻,是自然与生命共同谱写的壮美诗篇。
翁根毛都的沙湖驼影,是巴林右旗大地上的一幅流动画卷,它让我们看见,在沙漠与湖水的拥抱中,骆驼如何以坚韧与优雅,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灵魂图腾,也让每一个邂逅此景的人,在沙与水的交响、驼与风的和鸣里,读懂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中绽放的从容与壮美。(李富)
图为11月2日,巴林右旗大板镇翁根毛都沙湖湿地,一群骆驼行走在沙湖边缘。(李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