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林右旗:“温暖工程”暖草原 民生温度照初心

内蒙古巴林右旗:“温暖工程”暖草原 民生温度照初心

来源:法制新闻联播网 2025-11-01 14: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31日,巴林右旗大板镇,赤峰大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大板电厂正在全力以赴保供热。(李富摄)

时值深秋,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草原已被凛冽的寒风笼罩,气温骤降的警报一次次拉响。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一项关乎数万群众冷暖的“温暖工程”正持续升温,成为抵御严寒、温暖人心的坚实屏障。

10月31日,巴林右旗大板镇,赤峰大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大板电厂正在全力以赴保供热。(李富摄)

面对频繁来袭的冷空气,巴林右旗政府将群众冬季供暖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向各相关部门下达“硬任务”——举全旗之力确保草原百姓温暖过冬。这一决策,源于对牧区群众生活需求的深刻洞察,更彰显着地方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10月31日,巴林右旗大板镇,赤峰大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大板电厂正在全力以赴保供热。(李富摄)

作为巴林右旗大板城区唯一的供热“主力军”,赤峰大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大板发电厂紧密联动,在寒流到来前就准时开启集中供热系统。走进企业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各热力站的运行数据正实时跳动,工作人员紧盯各项指标,对供热系统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的在线监测。“我们的客服热线24小时畅通,接到报修后会第一时间响应。”公司负责人介绍,从设备检修到管网维护,各部门形成高效协作的“供暖保障网”,确保大板城区5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稳定运行。

10月31日,巴林右旗大板镇,赤峰大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大板电厂正在全力以赴保供热。(李富摄)

在供热一线,运行人员的身影从未停歇。他们坚持24小时巡检制度,对锅炉、管网、换热设备逐一排查,详细记录每一项运行数据。“哪怕是细微的参数波动,我们都会立刻核查。”一位巡检员坦言,冬季的草原夜晚寒风刺骨,但想到千家万户的温暖,所有付出都有了意义。

10月31日,赤大白铁路巴林右旗大板段,列车正在往大板电厂运送燃煤。(李富摄)

“温暖工程”的深意,不仅在于让室温达标,更在于通过一系列民生工程让群众“人暖心更暖”。近年来,巴林右旗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楼房供暖立管改造、基础设施供热工程、供热管网改造等项目,让老旧小区告别“供暖不均”的历史,让新建区域接入“温暖动脉”。一位牧民居住的小区完成管网改造后,家里的温度从往年的18℃提升到23℃,她说:“以前一到冬天就担心暖气不热,现在穿着单衣在家也很舒服,党的政策真是暖到了我们心坎里。”

10月31日,赤大白铁路巴林右旗大板段,列车正在往大板电厂运送燃煤。(李富摄)

在大板发电厂的厂区,红白相间的烟囱正有序排放着经过处理的烟气,智能化的供热设备高速运转。这里不仅是能源输出的“心脏”,更是“温暖工程”的技术后盾。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升级供热设施,引入先进的燃烧控制和余热回收技术,在保障供热质量的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双重效益。

10月31日,赤大白铁路巴林右旗大板段,列车正在往大板电厂运送燃煤。(李富摄)

“温暖工程”的画卷里,每一笔都饱含民生温度。从城市小区到牧区定居点,供热管网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将暖流输送到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巴林右旗还针对牧区分散居住的特点,优化供热布局,为偏远牧户解决取暖难题,让“温暖工程”的阳光真正普照草原。

当草原的夜空被寒星点亮,巴林右旗的万千家庭却因“温暖工程”而暖意融融。这一工程不仅是抵御严寒的物理屏障,更是绘就民生幸福画卷的浓重一笔,是巴林右旗践行民生承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在这片充满生机的草原上,“温暖工程”正以民生温度照见执政初心,让草原儿女在寒冬中倍感安心,在发展中共享幸福。(李富)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