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乌镇》:摇橹声声,驶向数智星辰大海

自2014年起,乌镇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千年古镇承载了数字时代的梦想与使命。那么,为什么是乌镇?也许我们可以从一本书中窥见一二。

《何以乌镇》:摇橹声声,驶向数智星辰大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1 10: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1月1日电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在乌镇举行。自2014年起,乌镇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千年古镇承载了数字时代的梦想与使命。那么,为什么是乌镇?也许我们可以从一本书中窥见一二。

在乌镇峰会召开前夕,由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撰写的《何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纪事》(以下简称《何以乌镇》)正式出版,从亲历者角度记录了乌镇峰会的“前世今生”。

《何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纪事》(图片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公众号)

“摇橹声声桂花香,古水镇,互联网……”作为永久举办地的乌镇,一边是桨声欸乃,一边是思想激荡。秋天已不仅是乌镇最美的季节,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到来让秋天成为了乌镇最具未来感的时节。

在《何以乌镇》中,作者也是这样写的:“置身于‘互联网尝鲜试验田’乌镇,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未来已来。”

“乌镇大街上,一辆汽车正常行驶,‘驾驶员’却坐在几公里外的5G操控平台前,无人微公交已经在固定线路接送与会代表;隔空点击,游客便能穿越时空,畅游在良渚古城的河流、稻田、宫殿中;展馆外,萌萌的5G巡逻机器人正在自主巡逻;入住酒店只需刷脸,客房内电视、空调、智能音箱、窗帘等设备全部可语音操控……”

2024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小朋友与机器狗互动。(图片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公众号)

“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乌镇见证了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无数高光时刻,每年峰会期间,各种超出人们想象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层出不穷,众多互联网“黑科技”更将“首秀”放在这里。

而这些带给人们新奇体验的新科技也绝不只是“炫技”,而是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这些领先科技成果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

千年水乡的温婉诗意,前沿科技的硬核议题,在轻舟摇曳中展开对话、促成合作,这种新奇又独特的反差感让乌镇更具吸引力,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是乌镇”的答案之一。

“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无论是媒体还是互联网界,不在乌镇,就在前往乌镇的路上。”书中的这句话生动描绘了大会的火热景象。“乌镇峰会可谓一年一个台阶”,则展现了这场一年一度数字之约的发展与创新。

乌镇风光。(图片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公众号)

随着一个个国际共识在乌镇达成,一项项中国方案在乌镇被世界接受,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正逐步受到世界认可。身为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者在书中感叹:“笔者既感使命之重,亦怀荣耀之心。”

今年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这一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践,彰显了对人类共同福祉的高度关注,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世界互联网大会定将以坚定的信心,创新的气魄,全速破浪前行,驶向数字时代那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这是《何以乌镇》中展现的信念,相信也是很多人的共同期待。

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到来。从乌镇出发,共同推动世界走进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安全、繁荣的数字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

(编辑:高琳琳 审核:马芮 韩鹤)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