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宜城市烟草专卖局持续深化“法治惠民”工作,以“法进社区、法进乡村、法进终端”为主线,推动普法宣传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为构建和谐宜城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贴近群众,服务零距离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宜城市烟草专卖局组织普法志愿者走进多个社区,开展“百姓法治讲堂”系列活动,以案释法、以情说法,把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
在紫盖山社区广场,普法宣传台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居民。“遇到网上销售假烟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面对居民们的提问,普法人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细致讲解真伪商品鉴别的相关规定,并强调家庭监管与社会监督对未成年人的重要性。活动现场还发放了普法宣传手册、举报咨询卡片,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法律服务。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听了讲解才知道,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法。”社区居民王大爷感慨道。普法志愿者张经理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零距离普法,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家人。”
 
 
 图为向社区居民普法宣传场景
精准滴灌,法治助振兴
乡村治,百姓安。针对农村地区法律资源相对薄弱、信息获取渠道较窄的特点,宜城市烟草专卖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乡村普法轻骑队”,深入乡镇、村落,将普法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
普法队员利用赶集日人流密集的时机,拉起横幅,摆开展台,瞬间成了集市上的“热门摊位”。他们用当地方言向村民普及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讲解非法经营卷烟的法律后果,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针对农村地区未成年人监护相对松散的情况,普法人员还重点宣传了电子烟的危害及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条款,引导家长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管。
“以前总觉得法律条文高高在上,听了你们的讲解才明白,原来种地做生意都离不开法。”一位前来赶集的种植大户感慨道。普法服务队队长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护航,我们就是要让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法律知识。”
 
 
 图为向乡镇居民普法宣传场景
服务上门,规范促发展
零售终端是卷烟流通的最后一环,也是普法宣传的关键节点。宜城市烟草专卖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组织市管员、客户经理组成多个普法小分队,对辖区内的卷烟零售户开展“法治体检与规范提升”专项行动。
“陈老板,您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要挂在醒目位置,并注意定期核查有效期。”“刘阿姨,按规定摆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警示标识,不仅是法律要求,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普法队员一边检查证照使用、明码标价等情况,一边向零售户讲解规范经营的法律要求,特别是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规范进货渠道等重点内容。
针对部分零售户法律意识不强、经营不规范的问题,普法小分队推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既通过微信工作群推送法律知识和风险提示,也提供“线上答疑”服务,帮助零售户及时了解政策动态,规避经营风险。一位经营烟酒店多年的陈先生说:“以前总觉得守法经营是‘被动要求’,现在明白了,规范经营才是长久之道。”
从社区楼院到乡村集市,从零售终端到千家万户,宜城市烟草专卖局推动普法宣传实现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服务。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精准普法”模式,根据不同时节、不同对象的需求,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创新普法形式,为绘就“人人知法、事事依法、处处见法”的基层治理新图景注入不竭动力。(李思慧)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