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红山区三眼井村:中草药喜收获丰收 铺就乡村振兴路

内蒙古红山区三眼井村:中草药喜收获丰收 铺就乡村振兴路

来源:法制新闻联播网 2025-10-23 0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十月,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的中草药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村民们或蹲或跪在田间,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饱满的中草药根茎从土壤中刨出、整理、装袋,三轮车、货车来回穿梭,成垛的麻袋在阳光下堆叠如小山,见证着这个秋日里最动人的“收获答卷”。

走进三眼井村的种植基地,泥土的芬芳与中草药的清冽气息交织在空气中。数十名村民分工协作,有的俯身挖掘,有的分拣装袋,有的称重运输,动作娴熟而默契。“今年天气好,咱种的黄芪、桔梗长势特别旺,根茎粗实、品质也好!”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王大姐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在基地干活,每天能有不少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三眼井村地处红山区城郊,近年来,当地立足土壤、气候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路,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中草药种植,不仅让闲置土地焕发新活力,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我们村今年中草药主要种植黄芪、桔梗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三眼井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这些中草药不仅亩产效益可观,还能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就业,“采收季每天有近百名村民在基地务工,人均日收入能达到180元以上,累计为村民增收超百万元。”

在药材分拣打包区,村民们正将刚采收的中草药进行分类、称重、装袋,准备发往各地药材市场。一包包沉甸甸的麻袋整齐码放,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也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草药种植是我们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计划延长产业链,探索中草药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村民们的‘钱袋子’更鼓,让乡村产业发展之路更宽。”

从昔日的普通农田到如今的“药材宝地”,三眼井村的中草药种植产业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更绘就了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生动图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中草药的丰收不仅是一季的硕果,更是三眼井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未来,这里的“药香”将愈发浓郁,致富路也将越走越宽。(李富 王伟杰)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