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商活力街区激发消费新活力

来源:鲁网    2025-10-21 16:50
来源: 鲁网
2025-10-21 16: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鲁网10月17日讯(记者 邢喆)一条街,怎样时尚精致一座城?

华灯初上,武夷山路惠商活力街区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干净漂亮的街区、有序经营的商户、络绎往来的人群,整条商业街生机勃勃,却又活而有序、忙而不乱。这一景象,正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惠商活力街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商户为中心、规范经营为基础,在武夷山路、台湾风情大街、海南路等路段创新打造惠商活力街区,通过“政府主导+商户自治”模式规范外摆经营,在提升消费体验的同时帮助230余家商户实现增收,推动夜间经济活而有序、繁荣与文明并存。

精细治理:一条街的美丽蜕变

“在街区选择上,我们优先选择商业基础较好、消费人群聚集、对居民生活影响可控的区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大队长毛源旭告诉记者,“在允许部分餐饮商户外摆经营的同时,我们明确提出桌椅摆放、垃圾收集、地面清洁、噪声控制等精细化要求,强化日常巡查与定点值守,做到‘放开不放任’。”

这份“放开不放任”的管理智慧,凝聚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定的《关于规范惠商活力街区设置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意见》绘就了商街时尚整洁之美,明确了街区的选址原则、业态导向、设置标准和管理要求,为街区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长江路街道作为新区东部商贸中心,其惠商活力街区建设具有典型意义。为提振消费,助力经营主体焕发生机,满足市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长江路街道坚持因势利导,精准施策推进武夷山路、唐岛湾步行街、繁花里3处惠商活力街区,让“烟火气”与“文明风”相得益彰。

统筹研判、科学设置是第一步。长江路执法中队联合城管中心、物业办及属地社区等部门,结合辖区业态分布、道路宽度、人口密度、居住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现场调研、勘察场地条件,组织召开座谈会,反复推敲研究、因地制宜,最终选定了3处兼具商业潜力与便民属性的区域打造惠商活力街区。

"我们不是简单地一放了之,而是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工作。"长江路综合执法中队副中队长何效文介绍,每个街区的情况不同,管理措施也要有所区别。比如武夷山路餐饮集中,我们重点规范外摆区域和卫生管理;唐岛湾步行街休闲业态多,我们更注重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繁花里靠近居民区,我们特别注意经营时间和噪音控制。

隐珠街道同样以精细化治理破题。“我们通过逐街踏勘,结合业态特点与居民分布,创新划定‘开放区、控制区、禁止区’三级管理区域,实现精准化管理。”隐珠综合执法中队副中队长孙剑介绍,街道共划定海王路、海南路等8处惠商活力街区,在满足市民“烟火气”期待的同时,守护好城市“文明线”。

商户自治: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改变以往单一执法监管的模式,积极推动管理重心下移,通过搭建“政商”微信群,创新个体承诺、共同承诺等共治措施,倡导“商户自治”,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长江路执法中队提前与20余家外摆商户签订《外摆经营承诺书》,明确场地边界、摆放要求、环境卫生等“硬标准”,要求商户严格遵守经营期限、经营时限等经营要求。“我们重点强化全过程全环节规范管理,联合市场监管、属地社区等形成监管合力,及时纠正超范围经营、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确保整洁有序、干净卫生、安全规范。”何效文说。

隐珠执法中队则进一步创新自治形式。“我们推动商户成立自治小组,5家一组签订《共治承诺书》,实现商户‘抱团’自律管理。”孙剑表示,通过工作人员上门耐心沟通,阐释安全通道、收摊时间等规定,商户们逐渐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认同”,自觉维护油烟、垃圾、噪音等方面的管理秩序。

监管并非一味严格,而是注重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于首次轻微违规的商户,主要以提醒、教育为主;对于屡教不改的,则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其中,隐珠执法中队跳出“处罚为主”的传统模式,将执法化作“并肩服务”。“我们主动为商户送去图文并茂的《外摆经营指南》,现场演示规范操作,同时指导商户规范设置外摆设施。”孙剑说。

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既维护了规则的严肃性,又体现了管理的温度,更激发了商户的主人翁意识。“过去是执法人员天天来检查,现在我们自己就是街区的管理者。”在武夷山路经营烧烤店的郝文杰告诉记者,“街区环境好了,客人更愿意来,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以前路边吃烧烤,怕环境脏乱,现在街区整洁热闹,孩子能玩,我们吃得也安心。”家住隐珠街道的市民张晓慧说。

秩序之下,活力不减。隐珠街道设置惠商活力街区以来,商户营业额显著增长,投诉举报率同比下降42%。

未来展望:探索惠商睦邻新路径

坚持好事办好,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商户为中心,及时回应商户诉求,发布政策通知,化解矛盾纠纷,形成“管理—服务—反馈”的良性互动。

据了解,通过设置“商户沟通日”,隐珠执法中队每月定期听取诉求、解决难题。“当餐饮商户反映食客喧哗影响居民休息时,我们立即联合商户制定‘轻声提示’服务规范,协助制作文明用餐提示牌。”孙剑说,这种良性互动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增强了商户的认同感。

何效文也见证了武夷山路的变化,“武夷山路惠商活力街区设置后,周边居民纷纷表示街区‘烟火气’更旺了,商户的经营更规范了,就餐环境更卫生了。商户也表示街区的客流量更大了,消费活力更足了。”

小街区,大民生。惠商活力街区的实践表明,城市管理并非一味地“管、卡、压”,而是要通过精细化、人性化的治理,在保持城市秩序的同时,为经济发展留出适当空间,让市井烟火与城市文明和谐共生,共同绘制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城市生活图景。

“我们将持续优化惠商活力街区管理模式,动态跟踪商户经营需求与市民反馈,深化部门联动机制,探索‘柔性执法+精细服务’结合的管理路径,在守牢整洁、安全、有序底线的同时,进一步激发街区活力,助力新区‘夜经济’持续升温。”毛源旭告诉记者。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