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穿梭金稻田!巴林右旗大板镇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收割机穿梭金稻田!巴林右旗大板镇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 2025-10-20 08: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眼下,大板镇万亩水稻陆续开镰,各种植户抢抓农时进行收割,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轰鸣着将饱满的稻穗卷入腹中,脱粒、清选一气呵成,稻谷哗哗落入粮仓的声音,奏响了最动听的丰收乐章。

在新立村,丰收景象同样热闹。村民们围着刚停下的收割机,麻利地将卸粮口的谷袋扎紧、搬运,房前屋后的空旷场地上。种植户张德宇说:“今年种了600多亩水稻,雨水阳光配合得正好,稻穗饱满,预计亩产在1300到1500 斤。”

“我们镇今年种植的水稻主要有龙洋16、稻花香等优良品种,预计再过15天左右就能完成秋收工作。”大板镇农业工作负责人毛广学说。据了解,2025年全镇水稻播种面积14200 亩,预计产量8000吨,为全年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筑牢坚实基础。

丰产的背后是坚实的保障。大板镇新立村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全力为农户解决实际难题。秋收时节不少农户正为没地方晒稻犯愁,新立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即决定腾出村委会门口宽敞的广场,原本用于健身的小广场,很快变成了一片金灿灿的晒谷区,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大板镇始终把水稻产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抓手。同时,通过优化品种选育、强化田间精细化管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等举措,持续提升水稻品质与产量,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大板镇将进一步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机”深度融合,切实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让“粮袋子”更稳、农户“钱袋子”更鼓。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