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卢家营子村:遍地金黄晒丰收

内蒙古卢家营子村:遍地金黄晒丰收

来源:法制新闻联播网 2025-10-20 08: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秋日阳光慷慨泼洒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卢家营子村的土地上,成片玉米在晾晒场铺展开的模样,宛如大地被蘸满金漆的画笔精心勾勒,谱写着一首关于丰收的鲜活诗篇。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玉米纹路,在蓝天与土地的映衬间,既有自然天成的韵律,又饱含农人的智慧与汗水,成为乡村大地上最动人的风景。

走进卢家营子村的晾晒场,首先攫住视线的是无边的“金色海洋”。玉米粒被均匀摊开,拖拉机驶过留下的纹路如波浪般延伸向远方,阳光穿透空气,在颗粒表面折射出暖融融的光泽,仿佛每一粒玉米都在雀跃着散发丰收的暖意。这绝非简单的晾晒,更像是一场大地艺术创作——农人们以农具为笔、玉米为墨,在土地画布上勾勒出线条流畅、层次丰富的图案。每一道弯弧的弧度、每一条直线的间距,都凝聚着对作物的珍视:既要让玉米均匀受光、充分通风,又要在干燥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颗粒的饱满质地,藏着岁月沉淀下的农作智慧。

晾晒场另一侧,机械轰鸣与劳作身影交织成生动的劳动乐章。传送带将玉米粒源源不断输送、堆积,金黄颗粒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扬起的细微尘雾里,满是丰收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拖拉机缓缓驶过玉米堆,犁出规整沟壑,驾驶座上的农人目光专注而踏实——现代化农机提升了丰收效率,却未消解劳作本身的温度。不远处,还有村民手持工具细致归拢玉米粒,他们的动作里,既有对土地馈赠的敬畏,更有一年辛劳终得回报的喜悦在流淌。

这份丰收,是卢家营子村土地与农人相互成就的见证。赤峰的水土滋养了玉米生长,农人们春种、夏管、秋收,在四季轮回里侍弄作物,把汗水浇灌进泥土,终于在秋日迎来满场金黄。它不只是粮食的丰收,更是乡村振兴图景中,农业发展、农民富足的鲜活注脚。当玉米粒在阳光下愈发干燥饱满,它们承载的不仅是餐桌的希望,更是乡村未来的生机:这些粮食将走向市场,化作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会留存为种子,孕育下一个春天的希望。

站在晾晒场边,看那片金色在风中微微起伏,听机械与人力合奏的劳动交响,便能深切感知:卢家营子村的晒玉米场景,是“丰收中国”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见,广袤乡村大地上,土地的厚赠从未缺席,农人的勤劳从未止歇,而现代农业的脉搏,正与传统农耕的根系紧紧相连,共同生长出蓬勃力量,续写着一个又一个关于丰收、关于希望的故事。(李富 王向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