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西镇“温暖工程”送温暖:室温融融暖民心

内蒙古林西镇“温暖工程”送温暖:室温融融暖民心

来源:法制新闻联播网 2025-10-16 09: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内蒙古林西镇“温暖工程”送温暖:室温融融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58

“一进门就一股暖流!温度计显示23℃,今年这新管网真是太给力了!”10月15日,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集中供暖首日,东风村村民李大爷摸着滚烫的暖气片,笑得合不拢嘴。当日,全镇2025年新建热力管网同步启动供暖,数千户居民家中迅速升温,用实实在在的暖意印证了“温暖工程”的民生实效。

作为“温暖工程”的关键延伸,2025年林西镇聚焦城边村供暖空白问题,投资1680万元启动热力管网新建项目,重点覆盖4个城边村区域。工程自年初开工以来,施工团队克服管线穿越农田、协调多地块施工等难题,铺设热力管网12495米,同步新建换热站配套设施,实现与镇区主供热网无缝衔接。为确保按时供暖,9月下旬项目提前完成管道注水试压,技术人员对126处接口、阀门进行全面排查,10月初所有设备已达到供暖标准。

15日清晨,各区域供回水温度、压力数据实时跳动,“从管网升温到居民家中变暖,仅用了6个小时。”林西镇党委副书记陈海生介绍,新管网采用高密度保温材料,热损耗较旧管网降低40%,配合智能温控系统,可精准调节各片区供热量。上午10时许,张强镇长走访新兴村、常胜村等新建管网覆盖区域,随机入户测量发现,室内温度均达到22℃以上,最高达25℃。

“以前冬天靠煤炉取暖,半夜得起来添煤,室温也就15℃左右,孩子写作业都得裹棉袄。”常胜村村民马洪贵指着干净的墙角说,“现在暖气片热得烫手,再也不用闻煤烟味,每月还能省不少煤钱。”在独居老人张奶奶家中,网格员正帮着调试暖气片阀门:“供暖前我们挨家挨户排查了采暖设施,今天一早又上门回访,确保老人家里暖、心里更暖。”据统计,供暖首日镇里共出动32名维修人员,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截至18时,仅接到5起排气阀堵塞问题,均已在1小时内处置完毕。

这份“首日即暖”的民生答卷,源于多方联动的扎实筹备。林西县住建局、发改委与林西镇政府形成攻坚合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及自治区补助资金,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镇政府通过“书记茶话会”收集群众诉求,组织村民代表全程监督工程质量,确保管网铺设符合实际需求。自2022年“温暖工程”启动以来,林西镇已累计投入1.5亿元,铺设热力管网超10万米,惠及居民3400余户,实现从“局部供暖”到“全域覆盖”、从“达标供暖”到“舒适供暖”的跨越。

“供暖不是小事,关乎每一户家庭的幸福感。”林西镇镇长张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主动巡检+快速响应”服务机制,通过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室温,定期开展“访民问暖”活动,让暖流不仅通到居民家中,更送到群众心坎上。寒冬已至,但在林西镇,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因这延伸的“暖网”,迎来一个个暖意融融的冬天。(李富 刘海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