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老府镇的老府林场,正以最绚烂的姿态迎接秋的馈赠。当凉爽的秋风掠过燕山北麓的低山丘陵,漫山遍野的林木仿佛被大自然的调色盘悄然点染,红、黄、绿、紫等色彩交织错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铺展开一幅层次分明、灵动秀美的生态画卷,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沉醉于这场秋 的盛事。
老府林场的秋,是一场色彩的狂欢。踏入林场腹地,昔日浓郁的翠绿仍在松柏的枝叶间坚守,却已不再是山林的绝对主调。金黄的落叶松如被阳光吻过的绸带,从山腰肆意倾泻而下,仿佛将天际的霞光揉碎,铺洒在层峦叠嶂之间;火炬树则如热情的精灵,点燃了艳红的火焰,在林间跳跃闪烁,为秋山增添了几缕热烈的气息;还有那桦树,洁白的树干挺拔而立,金黄的叶片在风中轻摇,宛如优雅的舞者,将灵动与温婉注入这片山林的秋韵之中。不同树种在秋季的“换装”,让整个山峦化作一块渐变的彩绸:从山脚到山顶,色彩层层递进,热烈的红橙、温柔的黄褐、深邃的墨绿……每一种色彩都饱满得近乎流淌,仿佛大自然正以这片山林为画布,肆意挥洒着艺术灵感,将秋的浪漫与绚烂演绎到极致。
山林间的溪流,更让这份秋意多了几分灵动。清澈的溪水顺着山谷蜿蜒曲折,如一条碧玉丝带穿梭于彩林之间。两岸林木的倒影在碧波中轻轻晃动,红的、黄的、绿的色彩被溪水揉碎,随波漾开,晕染出一幅流动的水彩画。沿着溪流旁的山路缓缓前行,柏油马路如丝带般缠绕在林海间,偶尔有车辆驶过,惊起几只栖息在枝头的雀鸟,扑棱着翅膀飞向更深的林莽,为这幅静谧的秋景增添了几分鲜活气息。若从空中俯瞰,山路与层层叠叠的彩林交织缠绕,大地的脉络与自然的华彩浑然一体,人工修筑的规整与自然生长的野趣在此巧妙融合,勾勒出独属于老府林场的秋日轮廓。
在林场深处,几处村落散落其间,更添了几分“世外桃源”的意趣。白墙红瓦的房屋被五彩斑斓的林木温柔环抱,袅袅炊烟从屋顶缓缓升起,与山间的薄雾、林木的清香交织在一起,绘就出一幅田园秋居图。村民们世代生活在这片被秋色包裹的土地上,春播秋收,牧牛放羊,与山林共生共长。而老府林场今日的斑斓秋景,正是当地多年来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的生动见证。过去数十载,林业工作者们秉持科学理念,开展造林育林、生态修复工作,让林场的植被覆盖率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正是这份对自然的珍视与付出,才让这片山林在四季轮转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秋天,便是大自然给予这片土地最慷慨的回馈——一场极致的色彩盛宴。
老府林场的秋,美在每一个细节,美在每一缕气息。清晨,秋雾如轻纱般笼罩山林,阳光穿透薄雾,给彩林镀上一层金色光晕,露珠在叶尖轻轻颤动,宛如无数细碎的钻石在闪烁;午后,阳光变得热烈,山林的色彩愈发鲜明,红得似火,黄得如金,行走在林间小道,脚下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松针、腐叶与泥土混合的醇厚清香,深吸一口,满是秋日山林独有的温润气息;傍晚,夕阳西下,橘红色的余晖为山林披上最后一层纱衣,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渐渐晕染成深紫色,林场慢慢归于宁静,唯有秋虫的低鸣在林间悠悠回荡,诉说着秋夜的温柔与缱绻。
老府林场的秋天,不仅是一场震撼视觉的盛宴,更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鲜活注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这片林场以其斑斓的色彩与蓬勃的生机,证明了人与自然能够如此和谐共生。它不仅为赤峰增添了一处令人心醉的赏秋胜地,更成为当地生态名片上璀璨的一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自然、感受自然,进而从心底升腾起对自然的珍视与保护之情。
当又一阵秋风拂过老府林场,漫山的彩林便再次与秋深情对话,那些红的叶、黄的枝、绿的影,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生态与美的故事。而这片山林,也正以它独有的方式,期待着与更多人在这醉人的秋色中,不期而遇,共赴一场关于自然与生命的美好约定。(李富 王向东)
图为:老府林场的秋色。(李富 王向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