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乡的田野被染上浓郁的“丰收金”。大片成熟的向日葵进入收获季,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将饱满的葵花盘切割下来进行插盘晾晒,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走进当铺地乡的向日葵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向日葵植株挺拔而立,曾经向阳绽放的花盘已褪去娇艳,变得沉甸甸。凑近细看,饱满的葵花籽紧密排列在花盘上,在秋日阳光映照下泛着油亮光泽,仿佛一颗颗金色珍珠镶嵌其中。农户们穿梭田间,手持刀具小心翼翼切割花盘,随后将其插入提前备好的秸秆或支架上。顷刻间,一个个金色葵花盘如同精心摆放的圆盘,整齐“站立”在田间,借助秋日阳光与清风自然晾晒,为后续脱粒、储存和销售筑牢品质基础。
“今年气候条件好,加上管理到位,葵花长得特别旺,花盘大、籽儿饱满。插盘晾晒能让葵花籽更干爽,品质上去了,市场卖价也能更可观。”正在田间忙碌的一位种植户擦着额头汗珠,笑着说道。有着十几年葵花种植经验的他,对每一个种植环节烂熟于心,“咱们当铺地的土壤和气候适合种葵花,这些年乡里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从播种、浇水到病虫害防治都有指导,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这日子也像这葵花似的,越来越有奔头。”
向日葵种植是当铺地乡的传统优势产业,更是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核心产业之一。近年来,松山区积极引导当铺地乡优化种植结构,鼓励农户选用高产、优质的葵花品种,并通过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技人员田间指导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农户种植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当地着力延伸葵花产业链条,吸引葵花籽加工、销售企业落户,推动“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让农户不仅能通过出售葵花原料获益,还能在产业链延伸中分享更多增值红利。
眼下,当铺地乡的葵花插盘晾晒工作仍在紧张进行。田间那一片片整齐排列的金色“圆盘阵”,不仅是丰收的生动缩影,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随着葵花产业持续向好发展,这片土地上的农户们,正沿着金灿灿的“葵花路”,稳步迈向更加幸福的生活。(李富 王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