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的大地被丰收的色彩晕染得格外动人。秋阳倾泻而下,俯瞰广袤田野,金黄、翠绿、褐红交织成斑斓的调色盘,层层叠叠的农田如大地的指纹,流淌着丰收的韵律,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十家满族乡地处燕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出丰饶的土地。此时行走在乡间,目之所及皆是丰收盛景:连片的玉米地像金色海洋,饱满穗子在微风中漾起层层涟漪;高粱扬起火红脸庞,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精心排布的特色作物种植区里,不同色彩的作物块区错落有致,构成极具冲击力的田园画卷。航拍镜头下,梯田顺着山势蜿蜒伸展,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律,宛如大自然与农人的智慧共同镌刻的艺术品,每一道“褶皱”里都饱含着丰收的希冀。
丰收的背后,是十家满族乡对农业生产的精心耕耘。近年来,当地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引进适宜本地气候的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滴灌设施顺着田垄延伸,精准滋养每一株作物;无人机植保广泛应用,让病虫害防治更高效;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选种、施肥到田间管理全程“护航”,“科技兴农”的种子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走进十家满族乡的村庄,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位农民脸上。在一处玉米种植大户的田边,农机紧张作业,金黄玉米被源源不断送入运输车。“今年雨水、光照都好,加上用了新种子和技术,玉米亩产比去年增近百斤!看着满仓粮食,心里比蜜还甜!”农户一边指挥农机,一边笑着说道。除传统粮食作物,当地特色经济作物也迎来丰收,种植户们忙着采摘、分拣、包装,将新鲜农产品发往各地市场,特色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伴随着农业丰收的,还有乡村面貌的蝶变:平整乡间道路串联起村落与农田,方便农产品运输;新建水利设施如大地脉络,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水源;村庄里,白墙黛瓦的民居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文化广场上不时传来村民欢声笑语……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大地流金,丰收盛景是十家满族乡农人们一年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更是乡村振兴征程上的生动缩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丰收的喜悦不仅浸润着农人心田,更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