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画笔绘大地 五彩斑斓丰收色

神奇画笔绘大地 五彩斑斓丰收色

来源:法制新闻联播网 2025-10-01 14: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深秋的风掠过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汐昌村的原野,天地间仿佛被一只神奇的画笔搅动,泼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长卷。这里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却有着北方大地独有的雄浑与热烈,高粱、玉米、杂粮田在深秋的舞台上竞相绽放,将汐昌村变成了一座自然与劳作共同雕琢的艺术殿堂。

深秋的汐昌村,空气里弥漫着谷物成熟的醇厚香气。最先攫住视线的,是那一片片如火焰般燃烧的高粱地。高粱穗子早已被秋阳染成深沉的红,饱满的籽粒沉甸甸地直立,像无数支火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沙沙”声——那是丰收的私语在天地间流转。走近了看,高粱秆挺拔而坚韧,叶片虽已染上秋的黄褐,却仍倔强地托举着顶端的红穗,仿佛在向天地宣告生命的成熟与辉煌。它们挤挤挨挨,连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在辽阔的原野上奔涌,那红并非单调的艳俗,而是沉淀了整个生长季的阳光与雨露,带着大地的温度,热烈得让人心潮澎湃,仿佛能点燃深秋微凉的空气。

与高粱的炽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玉米地的金黄。玉米秆已褪去盛夏的浓绿,变得枯黄干燥,却依旧如坚守岗位的卫士般挺立。包裹在叶片中的玉米棒,早已撑破外皮,露出颗粒饱满的金黄籽粒,仿佛一颗颗镶嵌在秸秆上的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润的光泽。风吹过,玉米叶相互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像是为丰收舞曲奏响的伴奏。农人们穿梭其间,手臂熟练地一掰、一扔,玉米棒便精准落入身后的筐里,动作有力却带着丰收的轻盈。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土地上,瞬间被干燥的泥土吸干——这片土地贪婪地吮吸着丰收的馈赠,也铭记着农人数月来的辛劳。田埂边、场院里,堆积如山的玉米棒闪着金光,那是汐昌村深秋最温暖的底色,映照着农人的笑脸,也预示着冬日的丰足。

若说高粱与玉米是这片大地的主色调,那杂粮田便是最富想象力的调色区域。黍子、谷子、荞麦……不同的杂粮作物在深秋呈现出各异的色彩:浅黄的黍子穗子如细碎的阳光,金黄的谷穗带着岁月的沉淀,淡紫的荞麦花点缀其间,甚至有些地块因套种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从空中俯瞰,这些杂粮田被田埂、灌溉渠分割成不规则的形状,又因作物的差异晕染出渐变的色彩,宛如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将赤橙黄绿青蓝紫随意却又精妙地泼洒在大地上。那些曲线型的田埂,是农人数年甚至数十年来与土地博弈、顺应地形开垦的智慧结晶,它们蜿蜒曲折,如大地的掌纹,记录着岁月的深耕与时光的沉淀。阳光斜射下来,给每一块田地都镀上一层柔光,深浅不一的色彩相互交织、碰撞,却又和谐共生,构成了汐昌村深秋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让每一个凝视它的人都忍不住惊叹:原来大地的艺术,竟这般浑然天成。

丰收的汐昌村,不仅是色彩的盛宴,更是生命律动的舞台。田埂上,偶尔有几株顽强的野花,在秋霜侵袭下依旧绽放着微小却坚韧的花瓣,为厚重的大地增添几分灵动;远处的防护林,树木的叶子有的残留深绿,有的变成金黄或火红,与田野的色彩遥相呼应,构成层次丰富的背景。更动人的是农人的身影:他们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野里划出一道道整齐的轨迹,轰鸣声与谷物倾倒的“哗哗”声交织成丰收的交响曲;妇女们在晾晒场上忙碌,将收割来的杂粮均匀摊开,让阳光带走最后一丝水汽,她们的笑声清脆,感染着每一个置身这片土地的人。孩童们则在田埂边追逐嬉戏,偶尔弯腰捡起掉落的谷穗,把丰收的喜悦从大人的世界,延展到纯真的童年里。

这片五彩斑斓的丰收图景,背后是汐昌村人对土地的深情与敬畏。多少个日出日落,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播种、浇灌,遵循时节的节律,与自然达成默契。如今,深秋的丰收,是土地给予他们最慷慨的回报。而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汐昌村的丰收又多了一层意义:这些饱满的谷物,不仅是农人生计的依靠,更承载着乡村发展的希望。它们将被运往远方,变成餐桌上的美食,变成市场上的商品,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广阔的未来。农机的普及、种植技术的提升,让丰收更具底气,也让汐昌村的田野既保留着传统农耕的厚重,又焕发出现代农业的活力。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汐昌村的原野上,整个村庄都被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金色光晕里。高粱的红、玉米的黄、杂粮的斑斓,在暮色中渐渐柔和,却又愈发显得厚重。这片土地,在深秋完成了一年中最华丽的蜕变,从春的萌动、夏的蓬勃,最终凝结成秋的丰硕。汐昌村的深秋,是一首写给土地的赞美诗,每一粒谷物都是诗中的韵脚,每一抹色彩都是诗中的意象,它们共同谱写着关于丰收、关于土地、关于希望的永恒篇章。

站在汐昌村的高处极目远眺,天地辽阔,丰收的色彩如海浪般起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这平凡却又壮美的乡村深秋,正是中国亿万乡村的缩影。在岁月的长河里,土地与农人相互成就,农人用汗水滋养土地,土地用丰收回馈农人,孕育出无穷的生命力与无尽的美好。而这份美好,也将随着谷物的流转,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每一个与土地相连的人,都能感受到深秋汐昌村由丰收铺就的温暖与力量。(李富 )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