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飘香,又到一年烟叶收购季。日前,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磅收购烟叶。走进城区烟站金坝分级点,金黄的烟叶铺满场地,工作人员穿梭其间,熟练地分级、定级、过磅,整个现场忙而不乱,高效运转。
“我今年种了174亩烟叶,总产量约36000斤。”一早便载着烟叶赶来的烟农吴世宏说,今年烟叶公司的等级补贴政策调整得很及时,产前投入补贴早早打到了账上,烤房也不收取费用,一年的收成有了保障,心里很踏实。
这样的安心,源于皖南烟叶公司一系列精准又暖心的帮扶举措。“为了应对今年气候变化导致的烟叶减产,公司特意调整了收购政策。”金坝分级点总经理胡四六介绍道,杂色烟往年是按量收,今年不限量,产前投入补贴5800万元今年也提前发放,烤房租赁费全免,最大限度保护烟农利益。
同一时间,黄渡烟站内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筐筐分拣整齐的烟叶堆成“金堆”,工作人员仔细比对叶片色泽与成熟度进行分级,严守标准进行定级。“黄渡烟站服务范围覆盖宣州区5个乡镇以及宁国市、绩溪县的部分乡镇。”站长晏伟伟介绍道,预计整个收购季能收5.5万担烟叶,服务246户烟农。此外,收购季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每天有600多人作业,每人每天能挣100元左右。
“今年分级车间里装了降温增湿中央空调,温度湿度都刚刚好,干活舒服,分级也更快更准了。”黄渡烟站的一名烟叶分级师说。
这是今年皖南烟叶全面推进标准化场所改造带来的新变化。皖南烟叶的每个烟站和站外分级点都做了升级,除了必备的分级灯光、增湿设备,全部引入了降温增湿中央空调,能精准调控温湿度,打造稳定的烟叶分级环境,保障烟叶品质。
同时,数智化应用为烟叶收购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分级称重系统,为烟叶分级收购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烟叶分级师只需佩戴分级手环,使用电子捆烟绳,就能实时记录和传输烟叶分级数据。该系统具备信息储存、报表统计、数据处理及财务核算等多种功能,改变了以往人工核算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让烟农和分级人员能够清晰、准确地掌握数据,避免因数据误差引发纠纷。
今年,烟叶收购全程还实现了“身份可溯”。烟农通过合作社专业运输将烟包送至烟站后,主评员会对烟包等级质量进行严格评定,合格的烟包将生成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身份证”,详细记录每一包烟叶的“前世今生”。这种透明化、可追溯化的管理模式,不仅增强了烟农对收购工作的信任,也为烟叶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让烟农交烟更省心,烟站贴心打造“无忧交售”服务链。在分级环节推行“精准预约”制度,通过提前预测烟农产量,科学安排分级时间,把预约量与实际量的误差控制在20%以内,并在公示栏公开分级顺序计划,烟农不用扎堆等候,到时间前来交烟即可。收购现场还设置了休息室和服务咨询台,随时为烟农解答分级、交售中的问题,让烟农“无忧交售。”“就像娘家人为你操心张罗,我们只管种好烟、交好烟!”一名烟农感慨道。
2025年,安徽皖南烟区烟叶种植面积13万亩,共设7个烟叶收购站、7个站外分级点,预计10月底完成收购任务。
从精准帮扶稳住烟农“钱袋子”,到场所改造、数智赋能保障烟叶品质,再到“无忧交售”服务链化解交烟烦忧,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以一场全方位、有温度的“金叶之约”,让烟农的一年耕耘有了稳稳的依靠,也为当地烟叶产业的稳定发展注入了坚实力量。(张萍 张海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