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乡变成课堂:铜仁籍学子接力守护微光

当家乡变成课堂:铜仁籍学子接力守护微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4: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如果穿越回丝绸之路,你们想用铜仁的茶叶换西域什么宝贝?”问题刚抛出,课堂立刻沸腾起来,孩子们争相喊着“葡萄!”“骆驼!”。这充满活力的场景,正是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点旺家社区的支教课堂日常。

与常见的高校实践项目不同,在这里授课的志愿者,均由铜仁籍返乡学子自发集结。他们在中共铜仁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支持下,一行75人经铜仁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统一派出,带着“感恩、尽孝、反哺、筑梦”的初心,奔赴万山区、碧江区、松桃县的5个搬迁社区或乡村小学,开展为期21天的“微光学堂・爱漫桑梓”支教助学活动。

孙洋作为本次支教活动的总负责人,他带领着旺家社区支教队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多元且充满活力的课程:孩子们可以从“营养学”中窥见食品科学的奥秘,到“古画密码”里触摸考古学的脉络,再到“植物学”探秘中感受生命科学的魅力。此外,“粘土造型”、“手工折纸”、“马克笔绘画”、“竞技体育”等课程,同样为孩子们释放创意、强健体魄、促进交流提供了多维度平台。这些趣味启蒙课程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课堂界限,不仅点燃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更是在幼小的心灵里悄然播下未来职业梦想的种子,点亮他们对更广阔世界的憧憬。

在课堂之外,旺家社区支教队还组织了一场规模盛大、寓教于食的“食品安全嘉年华”。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社区的孩子们纷纷化身安全小卫士,手持集章卡穿梭于各个互动体验区。他们在这里系统学习生熟食的科学分类与储存,亲手操作试剂检测饮料成分,挑战科学膳食的合理搭配,辨识三无产品的包装。完成这一系列安全必修课后,孩子们再带着集齐的四个印章涌向最后的套圈夺宝摊,整个活动现场热火朝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将食品安全知识牢记在了心间。

新颖的课程活动设计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赞誉,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志愿者们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课程,更是持续的陪伴和温暖的关怀。这不仅有效解决了暑期孩子看护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志愿者亦师亦友的引导和鼓励下,笑容变多了,更愿意主动表达和尝试新事物,对新社区的归属感增强了。

“走出大山,回归大山——这是我们铜仁学子的承诺。”孙洋表示,这10年来“微光学堂・爱漫桑梓”支教项目累计吸引1300余名志愿者,惠及学生超12000人次。他们不计酬劳,以纯粹公益之心,将青春汗水挥洒在家乡教育的热土上,这份超越功利的坚守,正是新时代青年对“强国复兴有我”誓言的生动践行。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凝聚青年力量,为黔东地区教育振兴注入持久青春动能。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