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草生物科技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办事处走进新都区双龙村
被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确定为"四川省绿色社区"和"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的新都区双龙村,近年来,正在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努力申办全国"幸福村",村支"两委"带领广大群众阔步走向新时代"幸福"康庄大道。7月23日上午,在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草生物科技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办事处执行主任古理全带领下一行10人,前往新都区双龙村。针对"幸福村"建设,专家们各抒己见,他(她)们站在不同角度建言献策。
根据调研活动的安排,双龙村调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参观学习。参观现场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油坊村七社一一成都抗疏力工程技术研究院基地举行。
为什么要在这里学习抗疏力新技术?双龙村党委书记周友平告诉我们,作为涉农村就要多了解一些农业最新技术,用新技术改变村的落后状况。
周友平带领村支两委一行5人 ,在成都抗疏力工程技术研究院总负责人敬启培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抗疏力新技术应用现场:抗疏力果园、抗疏力农田、抗疏力护坡、抗疏力水池、抗疏力道路,还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专题片中,进一步了解抗疏力实现在沙漠地和盐碱地上种出粮食的奇迹。
抗疏力新技术也得到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辉、四川省政府省长施小琳高度重视,并批示有关部门进行项目调研,推广新技术。
敬启培教授说,抗疏力技术最大的价值是,可以改良土壤、清除农残、提高粮食品质。2024年里,用抗疏力技术种出来的水稻,经权威部门对大米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已达到零农残,而且,米质优良。目前,抗疏力技术研究院已把用抗疏力技术种出来的大米定为优质水稻,市场价高出其他优质稻。
敬启培很自豪地说,目前,抗疏力大米成了"抢手货",稻谷还未出来,有的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预付20%的定金。
双龙村党委书记周友平认为,作为涉农村如能大面积使用抗疏力技术,对改良土壤、清除农残、提高粮食品质,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事。"幸福村"建设,其中就是要抓生态、环保、食品安全。
调研活动第二个环节,就是走进双龙村田园,目睹那里城郊型田园观光农业。
在双龙村,调研组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聆听周友平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
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双龙村,昔日是一个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的农业村,在成都市人大代表、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双龙村党委书记周友平的带领下,蝶变成为都市郊外观光打卡地。
周友平当过宾馆大堂经理、建筑公司负责人,勤劳能干,2014年从茂县来的“上门女婿”,他被当选成为双龙村的村支书。
当时,双龙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支柱产业,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被邻村甩下好几条街。周友平为解决村民出行难,先找银行办低息贷款拿到150万元,随后多方寻找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扶持……
上任头一年,带领大家修了4条路和一座桥,双龙从此四通八达。发动村民开展义务植树和院落整治行动,2016年被评为“全省优美环境示范村”。
基础设施改善了,不断有商家和企业主动上门联系流转土地,村民乐了,周友平和村两委一班人又萌生了新的思考:单纯搞土地流转只能收点租金,何不把村民零散的土地由集体统一管理,组建合作社发展观光农业获得更大收益?
2017年6月,双龙村众平专合社注册成立,集中了16个组1762亩土地。社员义务投工投劳挖水沟、改河道、建围网,村民集体栽种2300多株桃树,专合社集中整理稻田,全村好几百人上阵参加劳动……合作社员们的齐心协力,众平合作社仅用300万元现金就完成了价值1200万元的双龙田园一期工程。
周友平认为,光埋头苦干不行,还得多学学别人的先进经验。于是,周友平带领村两委成员赴明月、竹艺、杏花、青杠树等“明星村”取经,千方百计引进有情怀懂农业的合作伙伴,逐渐探索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小规模、滚动式、先试行的“村庄经营”方式。
周友平当选了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定期带领村“两委”班子走村入户倾听村民意见建议,了解掌握社员群众、入驻业主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共商共议、群策群力、对症下药。
2023年村里建立智慧蚕桑研发中心,吸引了5万余市民游客参观学习,首年度创造营收利税400余万元,为当地就业和村民创业提供了50余岗位。村里先后引进了小番茄、魔芋种植,以及骑马、文创园、民宿等9个项目,双龙田园的资产也从2017年地460余万增值到近3000万元,入股集中的土地扩大到2000亩以上,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发展壮大,2022年底参股村民首次分红最高达8000元。
4月21日,双龙村通过举办村运动会、田园采摘节、亲子读书活动、音乐节、龙虾节,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周友平表示,未来3年,双龙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向千万元奋斗,村民人均年收入努力突破万元大关。
参观完双龙田园经济后,调研组在双龙田园会客厅进行分享:我为双龙村"幸福村"建设建言。
调研组组长古理全,针对"幸福村",从基础条件、驻村书记条件、"幸福村"资产数据库、"幸福村"入选原则、入选标准,进行解读。特别强调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改良、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统一分配”的基本原则。生态、绿色、幸福、长寿为"幸福村"入选标准。古理全先生说,菌草开发,是建设的"幸福村"产业振兴的好项目。
调研组代表廉树清,从数字社区方面,建议建立数据汇聚、共享、开放目录,构建了规范统一、动态更新、权威发布的基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将辖区商家、社区、物业、学校、机关资源汇聚,实现居民点单、平台接单,快速响应市民诉求,为大家提供定制化的生活地图。
何为幸福村呢?四川省社区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党支部书记郭成林认为,通过“党建引领、环境提升、产业融合、文明培育”四轮驱动,走出了一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深层精神动力。建立幸福村要把强化“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有力抓手, 以“党建+”模式,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要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人人学理论”的浓厚氛围,依靠党建引领,助力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真正让双龙村走上“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