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坚持文化为民惠民

呼和浩特:坚持文化为民惠民

来源:青橙融媒 2025-07-24 0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牵引,切实解决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问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打造多样态文化场馆,支撑文化惠民取得实效。针对全市文化场馆小散弱的问题,全面深化博物院一院六馆总分馆制改革,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立文物考古研究所,开放白塔火车站旧址、丰州故城博物馆。国际雕塑馆、雕塑园、“钟鸣盛世·钟表联展”、“盛世之器·陶瓷珍品展”等展馆和活动吸引众多国内外文博爱好者,极大丰富了首府群众的艺术生活。目前,共建成公共文化设施3500余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

丰富群众身边文化活动,擦亮文化青城“金名片”。面对开门教育中群众反映的首府文化供给不足的问题,坚持文化重心下移、民众共建共享的原则,举办一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在敕勒川草原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交融乐章;呼和浩特爱乐乐团举办系列音乐会,成为打造首府北疆文化品牌的亮丽名片;乌兰牧骑年均开展惠民演出超百场,惠及群众上万人次;打造“社科飞燕”党建品牌,团结汇聚国内高校哲学社科专家学者200余名,用“1+1·思政+文化科技”小课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团结故事,成为群众喜爱的社科文化品牌。

夯实北疆文化传承根基,推动文艺精品浸润人心。切实加大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力度,补齐缺乏精品力作的文化短板。制定《呼和浩特市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确定“一廊两轴五带”文旅空间发展布局;成立北疆文化研究中心,培育8个北疆文化实践研究基地;创作《如见》《昭君》《敕勒川》《敕勒长歌》等数十部优秀的舞蹈、音乐剧作,出版《老街旧业》《守望者》《青城蝶变》等文学作品,让人民群众从文化实践中获得精神力量、受到思想浸润。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