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为期62天的2025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启动。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日均发送旅客1537万人次。(中国网6月30日)
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不仅是民众出行需求的集中释放,更是铁路部门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责任与担当,也折射出中国铁路在运力优化、服务创新和安全管理上的持续突破。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客流,铁路部门积极采取“妙招”来确保暑运的平稳有序,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运力扩容,精准匹配出行需求。铁路部门的安排堪称科学精细。在7月1日实施三季度运行图的基础上,同步实施暑期临客列车运行图,安排增开临时旅客列车402列,全国铁路日均计划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5万列以上,同比增长5.5%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给暑运期间的运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新投入运营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等新线,以及京哈高铁京沈段的高标运行,进一步提升了区域运输能力。此外,铁路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灵活调整售票策略,采取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确保热门线路运力充足。这种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运力的方式,充分体现了铁路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力求让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踏上旅程。
旅游专列,打造“移动的星级酒店”。今年暑运的一大亮点是铁路旅游专列的多元化发展。除了持续开好“熊猫专列”“天山号”“京和号”等知名旅游列车品牌外,还在东北、西南地区增开了哈尔滨东至抚远、昆明至西双版纳等旅游列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增开南北疆方向主线旅游列车。这些专列不仅串联起沿线美食美景,还通过“昼游夜行”“快旅慢游”模式优化行程体验。同时,“熊猫专列”“天山号”等品牌列车持续升级,探索“旅游列车+”服务,让火车旅行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沉浸式文旅体验。可以说,铁路旅游专列不仅是一趟趟载着游客出行的列车,更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引擎”,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服务升级,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在提升服务品质方面,铁路部门同样下足了功夫。持续优化12306功能,提升旅客购票体验,扩大计次票、定期票、旅游套票等新型票制产品应用范围,并对部分动车组列车推出更为灵活的折扣票价,最低可达4折,让旅客享受到更多实惠。此外,铁路部门强化与公交、地铁等交通方式的协同,确保“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这些服务细节的完善,从购票到乘车,全方位地考虑到了旅客的需求,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2025年的铁路暑运,是一场规模宏大的运输保障行动,也是铁路部门展示服务能力和责任担当的重要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铁路部门的精心组织和辛勤付出下,这个暑期,旅客们将收获一段段美好的出行回忆。(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