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魅力,2025年6月29日,赣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研究生“赣曲流芳 创径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定南县,开展了以 “探寻赣南采茶遗韵 赋能非遗文化传承”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多形式、多维度的实践探索,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团首先对当地两位年轻的赣南采茶戏表演艺人进行了访谈。在与艺人们促膝长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赣南采茶戏从诞生之初的田间小调,到逐渐形成独特表演体系的发展历程。艺人们用朴实的话语、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一代代采茶戏人坚守与传承的初心,那些藏在戏服褶皱里、刻在唱腔韵味中的匠心,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接着,实践团成员们虚心向艺人们求教赣南采茶戏的基本表演动作和唱腔。在艺人们的悉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们一招一式地模仿着采茶戏经典动作。从灵活俏皮的 “矮子步”到轻盈的“采茶步”,大家认真练习,汗水浸湿衣衫却热情不减。尽管动作略显生涩,但每个人都在努力感受着采茶戏的独特魅力,力求掌握采茶戏的精髓。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把握赣南采茶戏那婉转悠扬的唱腔,是颇具难度的。在老师们的示范带领下,成员们初步体会到了赣南采茶戏唱腔的特点。
随后,实践团组织开展了非遗保护座谈会,邀请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艺人共同参与。会上,大家围绕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困境与创新发展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指出,非遗传承既要保留传统精髓,也要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实践团成员也积极建言,提出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走进校园推广等建议,为非遗保护拓宽思路。
最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人民对于采茶戏的认知度、兴趣点以及传承保护的态度,团队成员们深入群众,在广场等地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为后续非遗文化的推广提供依据。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近距离领略了赣南采茶戏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更激发了大家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队成员们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挥自身力量,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让赣南采茶戏这朵艺术奇葩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赣曲流芳 创径未来”研究生实践队)